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0-22 18: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教学活动感知声音的特色,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区别。
学习难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知识点一、音调
(1)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频率:就是物体(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如:一个人的发声频率为60Hz,它表示的就是这个人的声带每秒钟振动60次。
(3)振动频率高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低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4)人能感知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们把高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他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
(5)影响音调的因素是振动频率的快慢,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有:
①发声体的长度。发声体的长度越长,发声时候振动频率越慢,则发声体的音调越低。
②截面积的大小。其他因素相同时,发声体的截面积越小,在发声时候的振动频率越快,则发声体发出的音调越高。如调节弦乐器的音调时是靠调节弦的截面积的大小来改变音调的。
③发声体的松紧。其它因素相同时,发声体越紧,音调越高。
④物体的结构。同一发声体当结构发生改变时,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音调也会发生改变。
(6)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
例题讲解:
例1、(2014 青岛)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解析: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正确,符合题意.
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ABD.
例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可你却能感觉到蚊子飞过你身边,却体会不到蝴蝶从身后飞过,原因是


A、蝴蝶翅膀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到来
B、蚊子小,能飞到我们耳朵旁边
C、蝴蝶离我们远,所以听不到它振动的声音
D、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在我们听觉范围内。
解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之间,蝴蝶的翅膀每秒振动5~6次,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因而人听不到蝴蝶的振翅声;蚊子每秒振翅为450~500HZ,这个频率在我们听觉范围内,所以我们可以听到蚊子的嗡嗡声。
答案:D
例3、(2015 雅安)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分析: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据此做出判断.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
答案:音调.
跟踪练习
1、用五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用嘴分别对着五只瓶口吹气,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对着五只瓶口吹气,五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2)每只瓶子产生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
(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的道理。
2、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法将成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的
,使
变高。
3、丽娜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丽娜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所示。
(1)丽娜同学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请你帮她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丽娜同学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粗细的关系,请你帮她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控制条件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30
0.3
B

30
0.6
C
尼龙丝
40
0.5
D

50
0.5
E
尼龙丝
50
0.5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A、实验研究
B、分析归纳
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
你认为丽娜要完成本探究实验的过程,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答案:1、(1)用嘴对着五只瓶口吹气,五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2)每只瓶子产生的声音不一样,因空气柱长短不一样,故振动频率不一样,所以音调不一
样;(3)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使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振动频率不一样,就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2、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答案为:振动
频率
音调
3、D和E
A和B
CABD
知识点二、响度
1、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大小),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2、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3、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
4、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向外传播,越到远处越分散,响度就越小。所以人距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响度就越大。
5、增大人听到的声音响度的方法:
①增大发声体的振幅;
②尽量靠近声源处;
③尽量减少声波的扩散。
6、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例如蚊子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小,但是它的音调却比老牛的叫声高的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却比蚊子的声音响度大的多。
例题讲解:
例1、(2012 襄阳)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速度
D、频率
解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发声体本身决定的特征);题目中的“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即强弱),也就是声音的特征之一响度;
答案:B
例2、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解析:音调和响度取决于不同的条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牛叫的声音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较高(翅膀扇动得快),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明显比蚊子的大,即响度大
答案:D
例3、(2015 盐城)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分析: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响度.
答案:A.
跟踪练习:
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2、(2014 南京)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2015 济南)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1、C
2、A
3、B
知识点三、音色
1、音色是表示不同声音的特征的,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2、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不同人或什么乐器发声的依据。
3、人的音色会随年龄、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
例题讲解:
例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解析:判断是何种乐器,实际上是不同的材料和结构的发声。
答案:B
例2、几个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听声音可以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主要是因为各人的
(
)
A
、音调不同
B
、音色不同
C
、频率不同
D
、响度不同
解析: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利用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答案:B
例3、(2014 宜宾)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声音的依据.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是因为银元的真假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C.
跟踪练习:
1、用钢琴和提琴同时演奏《梁祝》,我们常能明显地区别出钢琴声和提琴声,这是因为二者(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同
2、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3、(2014山西)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
x
108
m/s
答案:1、B
2、D
3、B
知识点四、声音的波形图与声音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1、波形的疏密代表振动的频率,波形越密,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波形的高低表示振幅,波形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不同音色的波形形状不同。
4、右图为某声音的波形图,其中,A为波动的幅度,波动的幅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T为振动一次的周期,一秒内振动次数越多,表示声波的频率越高,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例题讲解:
例1、(2011内江)如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解析:物体(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高。
答案:B
例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解析: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
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答案:甲和乙;甲和丙
跟踪练习:
1、(2011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2、(2015 德州)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3、(2014 广州)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答案:1、B
2、A
3、B
课后练习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C、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D、音色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无关,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2、(2014
广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
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3、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调会逐渐改变
B、响度会逐渐改变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
5、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6、(2011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7、(2014山东济宁)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8、人可以分辨出胡琴声、笛子声、喇叭声,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
)
A、频率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以上判断都不对
9、(2014 株洲)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频
10、(2012广东广州)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11、(2012江苏无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2、(2012四川宜宾)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3、(2012 孝感)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14、(2012 烟台)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1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16、(2012四川南允)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
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ruai”、“mi”、“fa”四个音阶,
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18、(2011鸡西)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19、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Volume)”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

20、将话筒按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且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示波器的屏幕上分别出现如图所示的三种波形,根据波形分析:(1)B和A相比,B振动的
高,所以
高.(2)C和A相比,C振动的
_大,所以
大.(选填“频率”、“振幅”、“音调”、“响度”、“音色”)
21、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音色知识的是(
)
A、夏天买西瓜时,有人拍拍西瓜,便可以根据声音判断生熟
B、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击它,根据声音判断好坏
C、根据录音机磁带发出的声音,便可知道是哪位歌手唱的歌
D、拉二胡前,在弓毛上涂一些松香粉
22、(2015 广州)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23、轻轻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再稍用力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可以观察到橡皮筋拨动时振动幅度越大时响

,振动幅度越小时响度
.这个实验表明响度的大小与
有关.
24、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
,声音是靠
来传播的。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25、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26、(2015 济宁)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次数
摆线长L/m
摆球质量m/g
摆角θ/°
摆动一次时间t/s
1
1
20

2
2
1.4
20

2.4
3
1.4
20

2.4
4
1.4
30

2.4
27、在研究摆钟的摆球摆动情况时,小菲和同学们观察摆钟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用这个时间除以30,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他们利用以下器材: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停表,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
(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

(2)从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

(3)由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
课后练习答案:
1、D
2、C
3、C
4、B
5、A
6、C
7、伸出桌面的长度
钢尺振动的快慢
8、A
9、B
10、C
11、D
12、B
13、B
14、
D
15、C
16、350

17、丙



17、振动
音色
19、响度
20、(1)频率


(2)振幅
响度
21、D
22、A
23、长度
音调
24、振动
空气
响度
音色
25、次声波
26、音调;响度
27、(1)
B
在摆球质量和摆角一定时,摆线越长,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也越长
(2)C
在摆球质量和摆线一定时,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摆角无关。(3)3、4
例1题图
小窍门:声音高低叫音调,音调高低看频率;振动越快调越高;
短紧细的音调高,长松粗的音调低。
小窍门:声音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
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小分散增大声。
(2题图)
(3题图)
(3题图)
长笛
小提琴
手风琴
二胡
A
B
(例1题图)
C
D

A.
B.
C.
D.
(3题图)
(6题图)
(7题图)
A
B
(14题图)
C
D




(A)
(B)
(C)
(17题图)
(18题图)
(20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