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上时间的计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上时间的计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20 22: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
时间的计算。
教科书第4页例1,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单位的转换及经过时间的计算。
2.培养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让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
【重点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课件。
【情景导入】
1.师用时钟模型拨时间,师提问: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2)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3)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又是多少呢?
2.1时=(
)分
1分=(
)秒
3.教师演示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4.引出课题:时间的计算。
【进行新课】
1.时、分之间的单位换算。
2时=(
)分
(1)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学生汇报:
①60+60=120分
②2时就是2个60分,即2时=120分
(4)师板书小结:
2时=(
120
)分
(5)巩固练习:
5时=(
)分
120分=(
)时
2.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
1分=(
)秒
3分=(
)秒
(1)学生尝试练习。
(2)学生讨论:你是怎么做3分=(
)秒的?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1分=(60)秒
3分=(180)秒
3.让学生做P4的“做一做”和补充题。
3时=(
)分
4分=(
)秒
180秒=(
)分
60秒=(
)分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4.教学例2。
教师展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1)师拨7时30分到7时45分之间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时间的变化。
(2)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①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②45-30=15,是15分钟。
5.小结。
6.生生互动:
学生分组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其他的学生帮忙算一算这位同学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
【课堂作业】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
,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2.完成P5“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8时40分再加上(
)就是9时。
3.竞赛: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4.下面是小明周末下午的时间安排表。
2:30—2:50做作业2:50—3:30看电视
3:30—5:30画画5:30—6:00吃晚饭
看表回答问题:
(1)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2)画画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吃晚饭后还可以玩2小时才睡觉,他应该什么时候睡觉?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时间的转换和经过时间。知道利用1分=60秒,1时=60分来进行简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的4、8、9、10、11题。
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
2时=(
120
)分5时=(
300
)分
120分=(
2
)时3分=(
180
)秒
45-30=15,是15分钟
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点困惑: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而书本上的2时=(
)分却没有这样的区分。
2.“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感到很疑惑。学生对于几时~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没有问题,但对于几时几分~几时几分中分不够减(如4:20~5:00、
4:45~6:10等)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思维好的同学能够掌握,其他同学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都是茫然。如何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懂呢?老师可以把这一知识结合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每天算一算如做作业所用的时间、在校的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