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围绕“解放战争”这一专题,选编了主体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开国大典》通过对战争场面和开国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伟人的风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和《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两篇课文,则表现了在战争年代普通战士和人民群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把学生带入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围绕“解放战争”这一专题,选编了主体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开国大典》通过对战争场面和开国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伟人的风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和《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两篇课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他们衣食无忧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以前的生活离他们比较远,对过去的艰苦岁月体会的不是很深刻
,所以课前要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的资料,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三、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中描写场面的方法。
2.帮助学生真切体会解放战争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3.要注意整合,做到听、说、读、写互为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训练。
4.会认读本单元要求认读的生字,正确而美观地书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三、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读本单元要求认读的生字,正确而美观地书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2.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学习课文中描写场面的方法。
教
学
设
计(高年级)
时间
2017.10
学科
语文
教者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千里跃进大别山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
张艳冬
组长复查
学校复核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2.在了解句与句的联系的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故事。
教学环节(时间)
期望学生行为
教师行为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①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②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
1、介绍课文背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首府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靠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7年,党中央决定,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刘邓大军于1947年8月7日从解放区出发,行军千里长驱直入,经历二十天在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从而揭开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次战斗。2、板书课题
问题引领合作交流
1、学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思考: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和课题中“跃进”的意思一样?“千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讨论、汇报、交流。4、小组内按照学习提示要求讨论:“狭路相逢勇者胜”并质疑问难。5、准备全班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时间)
期望学生行为
教师行为
二次备课
点拨指导汇报展讲
1.全班小组间汇报展讲,交流
质疑,把上述问题中不明确的地方在交流质疑中学习透彻。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3.重点讨论你从哪里看出情况的紧急?用“”标出相关的词句。
教师适机讲解和指导
当堂训练整体达标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1.这一仗我军取得胜利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在整个战斗中,对我军能突破汝河防线,胜利挺进大别山有一句话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9自然段找出这句话并用“”把它勾画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并在学习中继续进行在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2.全班选择几个小组成员谈本节课的体会。
板书设计
7、千里跃进大别山 追兵 狭路相逢 勇者胜 汝河 浮桥 水深没船 强敌
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高年级)
时间
2017.10
学科
语文
教者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千里跃进大别山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
张艳冬
组长复查
学校复核
教学目标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布置”“叮嘱”造句。
4.对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的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布置”“叮嘱”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时间)
期望学生行为
教师行为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学生直接由老师的讲述进入新课的学习。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学习新课以前,谁能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有关战斗的情况?3.板书课题
问题引领合作交流
感情朗读课文,小组内讨论:1、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刘邓大军的勇敢?勾画出相关的句子。2、一场战斗的胜利,除了要有首长正确的指示,更离不开战士们的英勇作战,那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勇敢又表现在哪里呢?
这部分在小组内同学们采用自学和交流质疑的方式初步解决困惑的问题并准备全班小组间的汇报展讲。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时间)
期望学生行为
教师行为
二次备课
点拨指导汇报展讲
1.全班小组间汇报展讲,交流
质疑,把上述问题中不明确的地方在交流质疑中学习透彻。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3.
哪两个句子最能表现出战士们的英勇?
教师适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剖析问题,引领学生汇报展讲。
当堂训练整体达标
1、完成课后选择词语填空。2、认读生字。(!)易写错的字:博(2)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小右大,结构安排要合理。
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完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向大家汇报一些。
板书设计
7、千里跃进大别山邓、挺、谋、析、略、嘱、狭、榴、弹、顽 逢、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