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一死水 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一死水 课件(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1 15: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死水 浓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思是其诗歌的灵魂。朱自清曾称赞闻一多是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讲究“三美”:
音乐美:
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绘画美:
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    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
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    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    的整齐。闻一多,湖北浠水人,前新月派诗人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新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两部诗集:
《红烛》(1923)《死水》(1928)。 他潜心钻研古籍,从唐诗出发,到楚辞、庄子、诗经、周易、神话,进而金石甲骨......,他在古代文化领域里尽情遨游,涉猎之广,用功之勤,考核之精,得到了郭老的高度赞扬。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特务用卑鄙手段暗杀于昆明。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这是对其不屈精神的高度评价。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原由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5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1925年4月死 水
闻一多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是风吹不动,腐烂呆滞,
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药可救。不如让它彻底
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第二节,直承第一诗节的三、四句,从色彩、光泽上静态的描写
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
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
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孽生的“花蚊”
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
有力的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
以动显静。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的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
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
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思考1、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 “ 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2、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丑陋不堪,污臭之极。
一沟绝望的死水。3、“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4、“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5、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概括全诗内容。死 水凝滞的死水(第一节)总起肮脏、污浊的死水(第2节)腐烂变质的死水(第3节)沉寂的死水(第4节)(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毫无希望的死水(第5节)(总结)结 构 1.本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请分析本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一沟死水:象征黏滞得流不动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黑暗的中国社会现实。
? 绝望的死水:对现实的否定与批判。
讨论:2.诗人选用了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的词语来描写这沟发着恶臭的死水,将丑恶写的很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表 现 手 法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
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死水》的三美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诗歌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这是“绘画美”。
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这是“建筑美”。
《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式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1.节奏:每行四拍,音节抑扬顿挫
2.韵脚相协,韵律感强。翡翠
桃花
罗绮
云霞
绿酒
白沫词藻华丽
以丑为美
(反讽)每节四句,每行九字
节与节、行与行匀称整齐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
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攒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许惊醒你
我吩咐山灵保护你睡也许你听着蚯蚓翻泥
听那细草的根儿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
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也 许
—葬歌深沉的悲痛和愤激 澳? 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了?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红烛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