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教科版语文第12册2.古诗词四首 课件(4课时)+朗读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语文第12册2.古诗词四首 课件(4课时)+朗读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2 08:38:54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你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是心中最美的诗,它的勃勃生机和奇观令人们赞叹不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词四首》,看看古人是怎样描写、赞美大自然的吧!古诗词四首第一课时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结合注释弄懂古诗大意。
(重点)
3.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金华(今属浙江)人。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
主要作品:《玄真子》十二卷。词存《渔父》五首,描写隐逸生活,景物明丽生动。塞桃花流水:
箬笠: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渔歌子》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渔夫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什么?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桃花是那样鲜红,江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渔歌子:词牌名。】【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鹭,lù。】【西塞山:地名,在今湖北省境内。】【鳜鱼:又称桂鱼、花鲫鱼,生活在淡水中。鳜,guì。】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在微风细雨中垂钓,乐而忘归。【箬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箬,ruò,一种竹子名。】【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防雨用具。蓑,suō。】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这两句词动静结合,用词活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西塞山前,白鹭翱翔,桃花盛开,鳜鱼跳跃,碧波荡漾,以此赞美渔家生活的恬静安逸,也借渔家的生活表达自己隐居生活的闲适。思考: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什么是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如《渔歌子》这首词借景抒情,借景写情,在写景过程中自然流露诗人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借景抒情有什么表达效果?
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借景抒情的答题技巧是怎样的?
这里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心境)。这两句词意境优美,情趣盎然,从渔夫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可以体会到他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进而生动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思考:诗的后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歌子》寄托了诗人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核心问题:《渔歌子》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渔夫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什么?串珠问题:《渔歌子》中描写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景物。渔夫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所以“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爱自由爱自然渔歌子   悠闲自在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秀丽宜人《渔歌子》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的美景及渔夫捕鱼时的愉快心情,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寄托了诗人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课件19张PPT。古诗词四首第二课时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结合注释弄懂古诗大意。
(重点)
3.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绝,其七绝与李白的齐名,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芙 蓉fúróng芙蓉róng芙蓉:
乱入:
始觉:荷花。
杂入、混入。
方才知道。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采莲曲》这首诗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什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女的罗裙和池塘中的荷叶一样颜色,好像女子的罗裙和荷叶是一起裁剪的,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互相映衬,人花难辨。【芙蓉:荷花。芙,fú;蓉,róng。】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叶、红莲浑然一体,忽然不见踪影了,听到歌声四起方才知道原来采莲少女仍在这里。【闻:听。】【始觉:方才知道。】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两句诗写采莲女置身于莲塘,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之间的秀美鲜活的情态。前一句写少女入荷中,人荷难分;后一句写少女掩花里,人花难辨。这使人感到,少女已与大自然融合,少女就是荷花的精灵。思考: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这两句写采莲少女纷纷进入水中的情景。也写出了伫立凝望者刹那间产生的人花莫辨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掩映在荷叶之中,所以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样艺术的写法增加了诗境的意蕴。思考:诗的后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莲曲》表达了诗人对采莲少女的赞美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核心问题:《采莲曲》这首诗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什么?串珠问题:《采莲曲》这首诗写了两方面内容:前两句写采莲少女的美丽;后两句写采莲少女的情态,表现了采莲少女如花般的美丽和旺盛的青春活力。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美丽青春
轻松欢快采莲曲   虚实结合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人荷难辨《采莲曲》以诗为画,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幅少女采莲图,艺术性地表现采莲少女如花般的美丽和旺盛的青春活力,字里行间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情调。课件18张PPT。古诗词四首第三课时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结合注释弄懂古诗大意。
(重点)
3.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为最佳。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怜:
小扣:
柴扉:怜惜,爱惜。
轻轻地敲。
柴门,是用树枝编成的院门。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游园不值》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游园不值“我”想进园游赏,因主人不在而未能进去。这里的“园”,古时是私园,不是公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也许是园子的主人担心我的木屐踩坏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屐齿:屐,指木屐,即木头鞋。鞋底有横木齿,可以防滑。屐,jī。】【应:可能,大概。】【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是用树枝编成的院门。扉,fēi。】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这两句叙事,诗人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迷人春色。诗人诙谐幽默而又富有风趣地将主人不在故意说成是有意拒绝,恰恰为下文做了铺垫。思考: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妙,将“春色”和“红杏”拟人化,不仅形象鲜活生动,而且景中含情,情中寓理,使读者浮想联翩,获得人生哲理的启示:“春色”是任何人都关不住的,“红杏”必然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人们,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任何力量也封锁不了的,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一切的束缚与遏制,蓬勃发展。思考:诗的后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游园不值》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核心问题:《游园不值》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串珠问题:《游园不值》写了两方面内容:前两句叙事,写诗人去游园,而主人不在;后两句写景中蕴含着深刻哲理。这首诗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然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游园不值   写景喜悦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叙事扫兴《游园不值》写诗人去游园,而主人不在,诗人从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春色,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然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课件30张PPT。第四课时古诗词四首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结合注释弄懂古诗大意。
(重点)
3.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著名散文作家,三人合称“三苏”,均属“唐宋八大家”。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蒿 豚hāotún蒌蒿   河豚hāotún蒌蒿:
芦芽: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
芦苇的幼芽。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早春之美景,诗的内容展现了哪四幅画?惠崇春江晚景【惠崇:北宋名僧,《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分别是鸭戏图和飞雁图。这首诗是苏轼在鸭戏图上题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一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而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蒌,lóu;蒿,hāo。】【芦芽:芦苇的幼芽。】【河豚:一种鱼,肉味鲜美,但是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生活于海中,春天进入江河。豚,tún。】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好一派和煦的风光。诗人为切合画上风景,用鸭知水暖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思考: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前一句写诗人通过细致地观察后,贴切地实写出“蒌蒿”“芦芽”两种植物的情态;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也正因为此句,使全诗灵动鲜活,大大丰富了诗和画的意境。思考:诗的后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核心问题:《惠崇春江晚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早春之美景,诗的内容展现了哪四幅画?串珠问题:《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早春的美丽的景色,诗的内容展现了四幅图画。第一幅:江岸边,翠竹披风,疏桃绽放;第二幅:江水中,群鸭嬉戏,风过涟漪;第三幅:江滩上,蒌蒿初生,芦芽乍起;第四幅:联想中,河豚洄游,戏水争春。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早春美景
喜爱礼赞惠崇春江晚景   实写美景
虚写联想《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早春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关于春天的对联】上联:黄莺鸣翠柳   下联:紫燕剪春风
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下联:时雨催红万树花 读着这四首古诗词,犹如欣赏四幅精美的图画。那雨中的青山,空中的白鹭,两岸粉红的桃花,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图”;那一池浓绿的荷叶,掩映着少女芙蓉般的脸庞,人与荷花浑然一体,这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少女采莲图”;那一扇柴门。虽然关不住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真是一幅“红杏报春图”;翠竹桃花,群鸭嬉戏,满地蒌蒿,芦芽吐尖,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图”。在诵读欣赏中,美吹拂着我们的脸庞,没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应怜(yīng yìng) 屐齿(jī jí)
蒌蒿(hāo gāo) 白鹭(lù rù)
芙蓉(fú fū) 蓑衣(shuāi suō)﹒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二、辨字组词。
怜(    ) 池(    )
冷(    )    地(    )
裁(    ) 桃(    )
栽(    ) 挑(    )    可怜冰冷池水地方裁剪栽树桃子挑水三、把诗词、作者和朝代用线连起来。
《采莲曲》      苏 轼
《渔歌子》 叶绍翁 唐代
《游园不值》 张志和 宋代
《惠崇春江晚景》 王昌龄    四、写出下列诗词句的意思。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闲自得地垂钓,久久不愿回家。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一体,忽然都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动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初春江水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