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优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1 18: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沁园春·雪》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
【重点难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学法指导】:课前根据以前所学的诗词朗诵的技巧反复朗读,体会词中的意境;结合预习检测内容自主课前查阅并完成识记,为课堂检测作准备。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自主检测: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
  
,其中“沁园春”是
,题目是
。(2)给加点字注音。莽莽(
)  妖娆( )  稍逊( )  风骚( )  折腰( )
大雕( )  略输( )  素裹( )
成吉思汗( )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   )  顿失tāotāo(      )  江山多jiāo(     )  一代天jiāo(   )2、我的疑惑:【知识回顾,温故知新】(一)听读诗词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括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听录音,说说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 2、 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3、在上阙,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4、谁是真正的英雄? 5、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6、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8、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学习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一)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二)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自行预习,找准答案并识记,上课时由老师统一组织检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老师针对易考易错点进行强调。基础必须当堂过关
自行整理学生独立思考整理答案后在组内交流。学生整理好答案。老师分配任务到两个组进行展示。鼓励大胆补充和质疑。给8分钟自行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当堂独立完成课内练习,随意抽查学生答案展示出来。自行整理学生结合所学,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批改,老师抽查)
第二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一、课前热身小组比赛,看哪组同学能把本文背诵得又好又流畅,然后全班齐背。二、《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 三、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1、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二、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1、提问:下阕可分几层?2、逐层理解下阕: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③“俱往矣”一句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两句有何含义?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三、学生再读两遍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检查反馈,学以致用】一、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明确:二、请写出四句写“雪”的古诗。【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一、诗词理解填空题。1、用互文见义手法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用“
”设想雪后天晴的景象,寄寓了深意。3、
”由上阕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二、《沁园春
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三、壮志的句子是: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学生集体背诵
老师抽背
。老师针对易考易错点进行强调。
结合文本独立思考,形成初步认识,再在组内交流,形成共识,最后老师分别点小组安排人在班上汇报展出结果。学生结合上阕所学,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老师分配任务到四个组进行展示。鼓励大胆补充和质疑。【老师适时答疑】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或各小组长检查、批阅组内总结学生结合问题再次读课文5分钟,独立思考整理答案后在组内交流。学生用蓝色笔整理好答案。
(小组长检查或批改,老师抽查)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上阕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1)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3)、“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二:1、下阕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1)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2)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者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3)、明确:“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4)、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