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故乡》教案(共四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优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故乡》教案(共四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2 15: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乡》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习运用对比方法和生动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4、品味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5、理解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
2、了解小说背景;
2、正确朗读课文并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板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
2、正确朗读课文并划分段落层次。
二、简介小说的有关知识(投影显示)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1)我们学过鲁迅的那些文章?(略)
(2)对鲁迅的故乡,你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了解一些吗?(略)
(3)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辛亥革命之后,农村当时生活状况。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三、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读课文,有错即停,师板书,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估计可能读错的字:
禁(jīn)不住
瓦楞(léng)
五行(xíng)缺土
模(mú)样
恣睢(zìsuí)
装弶(jiàng)
惘(wǎng)然
3、生齐读生字两遍。
四、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出示自学指导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思考:
(1)诵读《故乡》,你认为笼罩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2)小说写作顺序是怎样的,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
注意默读的要求:一不动唇,二不指读,三不回读。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学习效果。
投影显示答案要点:
(1)整个《故乡》的色调,是昏暗、阴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无论就谋篇布局,还是就语言特色而言,笼罩着的是一种忧郁和感伤。
(2)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五、三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1、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比一比谁划得又快又正确。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学习效果。
(1)找两名学生回答。
(2)师生交流。
回乡时间
回故乡
回乡原因
(1-5)
所见景象(萧索)及心情(悲凉)
到家那天: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见到杨二嫂
在故乡
过了三四天:会见闰土
(6-77)
又过了九日:动身启程
离故乡
船上谈话
(77-88)
“我”的感受
线索:“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六、老师小结,为下节课学习准备。
文中主人公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究其缘由是故乡景、故乡人的变化。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 在这些人物中,哪些又着墨较多 这是我们阅读文章要注意思考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读课文,写生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运用对比方法和生动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揭示课题:
同学们,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辛,是什么造成的?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2、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运用对比方法和生动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速读课文,找出闰土前后外貌变化的有关词语。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
点拨:摘录出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关键语句,从而认识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抓住一个“变”字体会小说蕴涵的深意。
闰土(外貌比较)
紫色的圆脸
灰黄
银项圈
肿得通红,破,极薄,瑟索
红活圆实的手


开裂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速读课文,思考,闰土的变化不仅是外貌的变化,而主要是思想的变化,小说的哪些内容可以体现这一变化。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学习效果。师生讨论,理清要点。
语言:恭敬
老爷
这成什么规矩
动作:老爷
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这成什么规矩
他迟疑了一会,终于就了座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理解:闰土前后变化如此之大,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
2、讨论,归纳。
提示:多子,只要勤劳,温饱不成问题,收成不好,也可能是自然原因,而且如果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收成也会好的,为什么闰土的生活还是这么困难呢?大家不妨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再来分析。
小说写于1921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最黑暗的年代,军阀混战,人们生活流离失所,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可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封建主义仍然压迫着劳苦大众,还有帝国主义也在入侵中国,再加上众多的苛捐杂税,使农民生活更加悲惨,萧条。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理解:除了闰土,文章还着力刻画了另外一人——杨二嫂,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讨论,归纳。
放纵、泼辣、刻薄、怎么的圆规
是一个可笑,可怜,可悲的人。
总结:如果说闰土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当时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的悲惨遭遇的话,那么生活在城镇的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说明当时人们受压迫很深。
六、揭示主题:
1、学生讨论。
2、总结归纳:
(1)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
(2)精神上受到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
(3)精神的活力。
七、齐读结尾。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分析景物描写,深层理解对比手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乡》(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分析景物描写,深层理解对比手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理解故乡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
1、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找了文中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处 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学习效果,学习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参考要点:
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有三处:(1)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现实中的故乡);(2)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记忆中的故乡);(3)“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理想中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作者“理想中的故乡”的象征。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景物描写句子的作用)
1、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细研读文中三处景物描写,思考: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句中“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横”,请体会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 “活气”改为“生气”可以吗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句中“瓦楞上”的枯草的断茎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3)“月下西瓜地”一节的绘景奇异在何处
2、学生阅读课文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3、师生讨论归纳,投影显示其要点:
(投影显示)
(1)“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明确:句中的“枯草”“断茎”“寒风”“老屋”渲染的凄凉景象突出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此时故乡的颓败、荒芜、冷落更增加了惆怅、悲凉的情绪。这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协调一致的。
(3)明丽的色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颇为神奇的传说:项带银圈的英俊少年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景物描写对写作的启示)
1、齐读三处有关景物描写的部分。
(第2段、第12段、第88段)
2、作品对景物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畅谈)
五、作业
配套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2、小说主题。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理解文意)
1、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结尾三段,思考:
(1)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2)“隔膜”与“一气”的对比意义是什么?
(3)文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5)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什么?
(6)作者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如何理解
(7)作者离开故乡时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8)文中“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
3、学生交流,归纳,投影提示要点:
(投影显示要点)
(1)因为还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为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仿佛和闰土对神灵的祈求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只不过闰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来,但对这个未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而显得“茫远”。
(2)通过“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对比,表达了“我”的希望:希望新一代不再象老一代那样又彼此隔膜起来,也不希望他们象老一代那样过着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3)略
(4)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5)“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①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②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③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④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6)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7)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作者气闷,闰土的变化使作者悲哀
(8)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彩“我”飘泊在外,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精神落脚地。记忆中的美好精神家园被衰败、冷漠的现实撕毁,面对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现实故乡,“我”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可以说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是鲁迅极度失望苦闷心情的告白,但又不等同于作者。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归纳总结,概括主题)
1、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根据前面对课文理解,概括文章主题;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2、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1)主题: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写作特点:
(对比)
①景物对比
(一)现实的故乡
(二)记忆中的故乡
②肖像对比
(一)闰土肖像的巨大变化
(二)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
③闰土言、行、神、心变化之对比
(一)闰土少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二)闰土中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④杨二嫂的言、行、神与闰土之对比
⑤“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对比
以上五种对比,把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神情、性格等等刻画得栩栩如生,并且对比得十分鲜明。为了加深体会,要充分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的作用。
四、作业:
配套练习册中的页阅读理解(二)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