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垂线(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的内容,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地判定出一组平行线。
2.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点到直线的距离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判定出一组平行线。
2.会画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准备】
直尺或三角板。
【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确定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线
【新课讲授】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出示例3
(1)从直线外的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教师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必须要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
通过学生度量,由学生总结得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由上面老师画出的平行线,把这两条直线分别标上两字母a、b记作a∥b,从直线a上任意一点分别向直线b作垂线,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量后,让学生总结得出: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十第4、5题。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垂线(2)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抓住平行线的特征,实现真实的顺利迁移。首先,在复习中让学生说平行线的定义,使学生头脑中再现出平行线的表象。并直接引入本节课学习平行线的画法,明确了学习目的。掌握了平行间距离处处相等的规律。
2.本节课中,练习有一定的数量,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了学生使用工具画平行线的熟练程度,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手中的三角尺和直尺,提高作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