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3 10: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课时: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它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三、学法指导
1.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
为线索,对“新文化运动”
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2.以“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为切入点,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链接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
五、自学导航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以检讨
,引进
为主要目标。
2、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1)兴起标志:时间:_

_年,地点:___
_人物:____
_
报刊:《
》(第二期改名为《
》) (2)代表人物:________、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__________
___反对__________________
(2)提倡_______
__反对_____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1917年,胡适发表《
》,主张用
代替
。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短篇小说《
》,是白话小说的典范之作。
4、
在中国的传播,是新文化后期的主要内容。
5、1919年,
发表《
》是近代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六、问题探究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七、目标检测
1、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反对复古运动
B、文化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运动
3.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旗帜是(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由
④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新文化运动所要改造的国民性主要表现在(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军事方面
5.一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章写道:“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此文的作者最可能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6.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7、观察人物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四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谈谈他们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
(3)你知道图片C中人物创办的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吗?
8、材料分析: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和科学,当时称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治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此话出自何人之口?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事件有何意义?先辈们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八、总结提升: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