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历史地图资料台湾祖国没有实现完全统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意义。阅读思考:课标目标问题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其内涵是什么?
问题2: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及港澳回归之路怎样?
问题3:
海峡两岸统一的逆流有哪些?前景怎样?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1860年 《北京条约》割占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香港问题的由来:一、统一之源——港澳台问题由来澳门问题的由来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不一样.港澳问题是由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结果,纯属中国内政问题.一、统一之源——港澳台问题由来探究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找到问题的根源,下一步该怎么做呢?是用武力解决?还是和平解决呢?“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还是维持现状呢?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陆港澳台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前提和核心主体补充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1. 提出过程:武力解放和平统一2. 含义:特别行政区和平统一 3、意义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陆港澳台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前提和核心主体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构想的内涵
实行
保留一国两制探究二:会不会改变我国的性质呢?三、回归之路
----港、澳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萬岁三、统一之路—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1、香港回归最后一个总督黯然离去。
第一任香港特首扬眉而来!2、澳门回归葡萄牙国旗在澳门总督府前,最后一次降落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前提条件——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渴望回归想一想(1)对港澳:
(2)对大陆:
(3)对世界:
开创新纪元迈出重要一步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提供典范(4)对台湾: 启示作用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启示?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结束被列强占领的历史,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高度自治权有利于民族共同繁荣概念辨析: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别社会主义制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定自治权学法指导2:注意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学会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比较。骨肉同胞不能团圆山水相隔不能统一本是同根生四、统一之盼……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大陆的几次分离与回归
1)明后期 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3年 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
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 设台湾省。
2)1895年 《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 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3)1949年 国民党残部退守台湾,台湾与大陆分离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隔绝暖风寒流契机 ??四:统一之盼---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隔绝(1949-1979)暖风
(80至
90年代)寒流
(90年代)契机(2005年)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1)台独势力的干扰;
(2)少数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阻止中国崛起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成功范例。祖国统—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三通的实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强大的祖国: 2)正确的方针: 3)共同的信念: 4)交流的加强: 5)国际的公认: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谈谈你对台湾问题前景的看法?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思考中央政府的对台方针:主张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我国对东海全部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对坐落在东海大陆架上的台湾、台湾岛、钓鱼岛等岛屿享有主权。 合作探究:
祖国完全统一的实现对中华民族复兴有何意义?政治
经济
外交
军事 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防和海防。 祖国统一大业一、历史之源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三、回归之路香港回归两岸关系的发展港澳台问题由来澳门回归四、统一之盼本课小结1、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
A 《告台湾同胞书》中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
D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2、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A 新中国已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
C 改革开放方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练一练3、根据你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澳门回归后享有的权利有①可以有部分自己的军队②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③可与外国签订各种条约和协议④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⑤可以保持财政独立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4、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A 设立特别行政区
B 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C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5、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①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湾一小撮分列势力搞“台湾独立”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强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心愿链接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B、2002年8月3日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A、1999.7李登辉在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