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第15课 辛亥革命印象·辛亥 学习目标(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革命纲领及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简要过程,中华民国成立的简况;
(2)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了解并分析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经过和原因。
(3)培养学生阅读、识记、理解和概括材料的能力。 第一章 印象·辛亥
预习展示:我所了解的辛亥革命(一) 操 作 方 法印象·辛亥印象·辛亥假如有一个外国朋友,向你请教有关辛亥革命的问题,你会如何回答他呢?
疑问1疑问2疑问3疑问4外国友人的疑问?印象·辛亥
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印象·辛亥狭义:广义:什么是辛亥革命?(核心概念界定)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主要包括哪些大事呢?189419051911、41912、1、11911、10、101912、2、121912、31912、3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清帝退位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颁布印象·辛亥成立:
颁布:印象·辛亥你认为辛亥革命的高潮是什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敢叫日月换新天
2、半江瑟瑟半江红
3、无可奈何花落去外国友人看到有人用以下几句诗或词来形容辛亥革命的结果,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 第二章 探寻·辛亥
追根溯源:探寻辛亥革命历史(一) 操 作 方 法探寻·辛亥探寻之一:抛弃与选择皇权专制阻发展终遭抛弃探寻·辛亥1、清政府:1898年,镇压戊戌变法;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成为洋人的朝廷;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1911年,预备立宪出台“皇族内阁”,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抛弃与选择”的理解。探寻·辛亥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先后成立兴中会、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或政党;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2、近代以来的世界政治潮流:欧美主要国家先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法律条文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民主化法制化民主共和顺潮流历史选择探寻·辛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武装起义?有何影响? 探寻·辛亥探寻之二:让位与共和 民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孙中山为了早日实现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的目标,毅然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位于袁世凯。有人认为这是软弱与妥协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智慧与勇气的彰显。对此,你有何看法?见解1:说明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了。见解2:说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见解3:说明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见解4:说明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见解5: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探寻·辛亥探寻之四:让位与共和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恐怕没有比和平更珍贵的!没有比鲜血更值得珍视的!对于这样一场不流血的重大事件,我们为什么不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呢?适时的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不流血的“光荣革命”探寻·辛亥探寻之三:专制与民主 材料一 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
——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朗(1912年3月30日)
(1)布朗当时就把中华民国称为“新的中国”,它新在哪里?废帝制,创共和,顺潮流 探寻·辛亥探寻之三:专制与民主 材料二 天下受命于天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社会对普通百姓的称谓有“子民”、“臣民”、“蚁民”、“草民”、“贱民”等。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2)与材料二对比《临时约法》中的哪些词让当时的人们感到震撼?由此得出《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意义:具有反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 主权在民责任内阁三权分立平等自由民主探寻·辛亥探寻之三:专制与民主 材料四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辛亥革命后,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办报成为时尚,至1913年,全国报纸多达500家,多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歌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议员选举,城乡轰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探寻·辛亥探寻之三:专制与民主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最简练的词加以概括) 帝制共和专制民主皇权民权人治法治臣民公民 第三章 感悟·辛亥
精神信仰:走进辛亥英烈精神(一) 操 作 方 法感悟·辛亥感悟·辛亥走进辛亥英烈的精神世界感悟·辛亥 你有何感想?你认为革命先辈们身上拥有哪些值得我们传承的精神品质呢?我们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
走进辛亥英烈的精神世界 为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愈挫愈坚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为实现民主共和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的高贵品质…… 大家来总结印象·辛亥探寻·辛亥感悟·辛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明确提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