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2017年11月7日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00周年纪念日。虽然那段历史逐渐久远,“十月革命节”也不再是法定假日,但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这是个永远的节日。为纪念100年前那场改变了这个国家命运的标志性事件,早在十年前俄共就宣布2007年为“号召入党年”,俄共中央委员会制作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纪念章,并倡议将十月革命纪念日作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一级的节日。俄共中央的网站也早早开辟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专栏,其中的一篇文章称,俄共将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宣传资源,来纪念和缅怀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怎样改变了俄国的命运?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有何影响?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国家性质,使俄国变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对于这一问题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按照马
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发生在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在这些国家里社会生产力的高
度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空前激化,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
碍,因而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 1917年的
俄国显然还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议一议:“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十月革命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事件” , 还是历史的必然?一、革命前夜的“火星”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自主阅读教材)1、客观条件:【1】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①国家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②国际上看: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相对落后于西方。③国内上看: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危机四伏。【2】催化剂:一战
激化了国内矛盾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并进行了正确的领导①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力量壮大②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③成熟的革命理论诞生 (列宁主义)二、帝国大厦的坍塌-----十月革命进程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导火线:
爆发:
结果:
性质:2、二月革命后的政局: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有何特点(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政权特点(性质):
①临时政府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
②工兵代表苏维埃是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机关。出现原因:
【1】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的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影响之下;
【2】两个政权并存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出现的特殊现象,是一种暂时的、过渡的、不稳定的状态,这种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3、二月革命的特点:①二月革命是一场全民性的革命,带有一定自发性。②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
②这一文献为俄国人民指明了怎样的方向?
③采用何种方式过渡政权?①出自《四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下所作的报告。③采用和平方式。材料解析题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2、四月提纲3、七月事件标志: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策略势在必行1917、7临时政府镇压了工农群众运动。1、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成立领导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①政府首脑克伦斯基逃出彼得格勒。④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二大召开。②11月7日,列宁发布《告俄国公民书》③攻占冬宫。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你是如何理解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要求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政治上 外交上 经济上满足了人民的土地要求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列宁: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3、十月革命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
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③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
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马列主义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国内:国际:目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区别?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者之间的联系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
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
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
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
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
的问题,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
论。”
-------毛泽东★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思维拓展: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1)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2)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五四爱国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3)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予了很大帮助。
(4)俄国十月革命是暴力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自发地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在南昌起义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6、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基本原因。7、讨论: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俄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问题探究(1)】
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何特征?(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学说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使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的转变。材料1:(俄历)10月24—25日的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
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战国中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顿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公正或民主的和平,即俄国工农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和平法令》节选■ 问题探究(2):思考问题: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10月24-25日的革命”,是由哪个政党领导的什么革命?
2、新成立的苏维埃工农政府对帝国主义战争抱何态度?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意愿?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2、反对一战,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了工农大众的愿望。材料2:1918年9月2日,全俄重要执行委员会宣布全国为军营,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战斗口号,并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把国家生活完全转入战时轨道。3、材料一中,苏维埃工农政府要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材料二中,苏维埃政府要打败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保卫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这两场战争的性质决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而帝国主义对俄国的武装干涉是为了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扼杀杂,对俄国来说是一场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4、当代世界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和发展两大问题。我们应该努力维持和平、珍惜今天和平;反对战争……问题3、材料2与材料1相比,对待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问题4、结合政治课所学的内容,谈谈你对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认识。 史料1 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
(1) 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布尔什维克党最终选择了哪一种?从材料中找出选择的根据。(1)和平、暴力。
(2)暴力夺权。
(3)政权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史料2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列宁
(2)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矛盾尖锐。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2)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知识结构】1.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图一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图二 攻打冬宫D2.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
B.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
C.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190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文中“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 )
A.反帝反封建 B.反对外来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AD4.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5.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某政府表态“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协约国签订的协定”。据此判断此政府是( )
A.沙俄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苏俄政府DB6.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
A.号召俄国人民退出世界大战 B.分配土地给农民
C.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建立苏维埃政府
7.“在历史的关键时刻,1917年,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辆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国内,希望这些反战的激进分子制造麻烦使俄国退出战争。”就俄国国内的形势来看,“历史的关键时刻”是指( )
A.暴力夺取政权已成为当务之急
B.面临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
C.沙皇专制统治面临着重重危机
D.工兵代表苏维埃已经掌握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CB8.1918年3月3日,俄国与德奥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这个苛刻的和约,使俄国丧失了近一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俄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显示退出战争的决心 B.为新政权赢得喘息机会
C.加速战争结束的进程 D.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9.俄国二月革命的结果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实际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BB鸦片贸易正当贸易材料一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2)为什么说列宁的主张是“荒谬”的?10.材料解析(1)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因为二月革命刚刚结束,暂时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还继续进行着一战。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还在继续的形势下,列宁的主张看起来是“荒谬”的。鸦片贸易正当贸易材料二 1917年7月,列宁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兹里夫。他住在湖畔的一个草棚里,撰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性。
(3)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主张是怎样实现的? (3)革命手段和政权性质。
(4)通过十月革命,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建立苏维埃政权等措施实现的。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