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4 08: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材料一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摘自《汉语成语词典》材料二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篇》1、礼崩乐坏一、从群雄割据到秦朝统一材料三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贵族韩、赵、魏三家合力灭掉专擅国政的知氏,不久,将晋国瓜分。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大夫田成子杀齐简公,自为相,专国政。公元前386年,他的后人田和终于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西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2、群雄割据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思考】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全国?意义何在?3、秦朝统一 思维角度:
经济
政治
思想理论
社会
民族融合
地理位置
秦国实力
个人因素二、从地方分权制到中央集权制“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赢政时,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 要避讳。”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阅读材料思考:秦朝皇帝制度有哪些特点?皇帝全国政务监察百官军务互不相属、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姓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比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王绾与李斯之争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地域划分任免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
强和国家的统一(性质)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作用)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血缘关系世袭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基础传承制度历史作用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材料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郡守、尉、监。更名曰“黔首”。大酺(pu,聚会饮酒)。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ju,古乐器),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宫廷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思考】秦始皇还用了那些手段加强中央集权?①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员制度;
②颁布严苛的秦律;
③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
④修建长城、驰道
⑤以吏为师,焚书坑儒度衡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量修筑长城开通水系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谭嗣同《仁学》专制君主制(皇权至上) 贵族君主制(君权有限) 尴尬的周天子
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
威严的秦始皇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三、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转折时期分封制 郡县制 地方分权制 中央集权制 强大的诸侯王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往往威胁中央的统治。
顺从的郡县官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郡县官吏完全听命于皇帝的调迁,年终还要面对皇帝的考核。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世卿世禄制 任命制 尊贵的管仲
春秋时期,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尊管仲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惶恐的李斯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史记·李斯列传》由贵族君主制到专制君主制
由君权有限到皇权至上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由地方分权制到中央集权制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由世卿世禄制到任命制拓展:中国政治制度演变有两大转折时期 1. 秦 朝: 2. 民国初年:由君主制到共和制
由官僚政治(任命制)到民主政治(选举制)从天下共主到礼崩乐坏
从群雄割据到秦朝统一
从秦国到秦朝
从君权有限到君主专制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秦朝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但一套新制度的确立非短时间能够完成,巩固新制度还需要时间和实践。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课堂小结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是如何认识的?课后探究:千秋功过 你我评说1.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C高考回眸2.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B3.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AC4. 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