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件(共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件(共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4 10: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VS 两极是指_____,对峙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美苏冷战为主,热战为辅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 想一想:①二战后的国
际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
了什么影响?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一、“冷战”的兴起曾经的盟友,正义的象征讨论与思考:二战中美苏均为正义而战,并肩战斗,为人类和平创造了条件,为何战后双方却形成对峙?1、“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史料链接“美国独占鳌头”2、美国实力强大,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苏联空前强大”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3、苏联实力增强,极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影响*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根本原因)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和平砥柱》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铁幕演说——冷战序幕1、“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2、美国实力强大,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3、苏联实力增强,极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影响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根本原因)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
……(原因探究小结)课堂演练场: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冷战”的概念(Cold war)相对于“热战”,是一种进步 “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
切对抗形式。 “冷战”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西
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
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
局面。1、“冷战”:含义?(内涵探究)二、北约和华约杜鲁门主义
(标志)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 华约 2、“冷战”的主要表现: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比一比:,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冷战开始的标志: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讨论与思考:
“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极权主义”指的是什么?
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指资本主义国家指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开反共反苏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马歇尔提到的“援助”实质是什么?深入思考:美国想通过“彻底治疗”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客观上复兴了欧洲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秩序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课堂演练场:2、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经济区域化集团
D.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共处
3、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4、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社会经济
B.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C.稳定资本主义,抵制共产主义
D.排挤英法势力,控制整个欧洲法西斯斗争
取得胜利
材料一:北约集团 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处于战略对峙状态。

材料二: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材料三: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据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 审视历史——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分析(历史评价)思考与探究: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德国一分为二柏林分区占领冷战高潮:柏林危机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一堵墙硬是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 2、…美苏核军备竞赛,世界受核战争的威胁…
3、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美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VS6、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 )

A、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B、《北大西洋公约》
C、雅尔塔体系
D、杜鲁门主义
课堂演练场:(1950—1953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合抗击。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朝鲜战争三、 “冷战”中的“热战”:(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2、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特种战争。1965年, “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讨论与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社会现实,
你能得到哪些重要启示?启示1、冷战对抗不是问题的出路
2、和平合作才能共进共赢
3、热爱和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4、综合国力是影响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
……
一、两极格局---
(二战结束—1991苏联解体)

表 现
二、冷战与热战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 峙冷战:的原因、表现、影响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极格局的形成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