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件: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件: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4 14: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双百”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自主探究1、“双百”方针的内涵是什么?
2、“双百”方针是何时提出的?
3、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背景:(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2)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3)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2、提出: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3、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
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4、双百方针的内容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在“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界和学术界出现怎样的景象呢?小说涌现出一大批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文学艺术领域:生机勃勃梁斌梁斌《红旗谱》 柳青《创业史》 杨朔《荔枝蜜》散文诗歌 贺敬之 老舍《茶馆》话剧话剧《雷雨》:
经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电影题材作者作品小说

散文
诗歌
话剧郭沫若
贺敬之
杨朔
杨沫《青春之歌》
《雷锋之歌》
《蔡文姬》
《荔枝蜜》连连看: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历史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是很有成就的,促进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繁荣。最有名的例子是郭老和范老有关历史分期问题的争论。范老主张“西周封建说”,郭老主张“战国封建说”。郭老组织学者编撰《中国史稿》,贯彻他的分期主张;范老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坚持他的分期主张。这对于促进学者深入思考,推动历史学研究,起到了好的作用。 ——《光明日报》文章“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和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文学艺术界的繁荣和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说明什么?请思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学术文化各部门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5、意义1、“双百”方针为什么会遭遇挫折?
2、遭遇挫折的表现是什么?
3、对文化事业有何影响?自主探究1、原因:⑴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⑵文革期间,反革命集团的文化专制。二、遭遇曲折
(1)学术观点被当做错误的政治主张;(2)文艺作品被错误的批判,知识分子受迫害;(3)文革盛行阶级斗争文艺,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2、表现3、影响:(1)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停止。忠字舞和样板戏是当时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
1、文学艺术出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2、中共采取了什么举措?
3、出现了哪些成果?自主探究三、文学艺术的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把“双百”方针作为
中国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1、出现春天的原因:(1)1979年5-7月《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系列评论员
文章昭示了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
(2)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
会召开,邓小平强调“二为”方针。2、重新树立“双百”方针的举措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3、“双百方针”的恢复取得的成果:(1)中国文艺争奇斗艳,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2)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3)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相继恢复,
并发展了新的学科;(4)1996年开展至今的“三下乡”活动将文化、科技、
卫生送到全国农村。生角旦角净角武丑主演:
巩俐、姜文29届电影 百花奖三届百花奖得主
葛优“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要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双百”方针提出贯彻活力初现遭遇挫折重现春天1956年文革时期1978年经验教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