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八上历史选择题训练题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八上历史选择题训练题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3 11: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历史选择题
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
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
2.“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四五运动
3.“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北伐战争、《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
B.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C.重庆谈判、《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D.南京解放、《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4.右边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A.虎门销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7.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8.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9.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的方式,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10.“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11.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如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13.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俄国、日本
D.英国、俄国
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5.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6.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17.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
李鸿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9.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自由主义
D.马克思主义
21.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8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
22.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争取民族独立
B.建立近代化工业C.追求民主自由
D.探索近代化道路
24.“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2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6.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
B
C
D
27.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8.“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呀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B.第二次反“围剿”C.第三次反“围剿”D.第五次反“围剿”
29.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A.瑞金B.遵义C.会宁
D.吴起镇
30.“查屠杀最惨厉之时间,厥为26年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平津战役
31.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32.右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33.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日军的这作战记录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总结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34.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图,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七七战火
台儿庄大捷
百团大战敌后
游击战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35.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36.1947年夏,毛泽东在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A.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解放战争打响了
D.大决战开始了
37.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
D.战役结果
38.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A.发生背景
B.发展历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39.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40.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