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材料题
1.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蒋延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1)根据材料一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3)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对材料四中思想的探索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2.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一,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1)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2分)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分)
材料二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如图所示
李宗仁
彭德怀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2分)
材料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据新华社消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1分)共屠杀中国军民多少人?(1分)说明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2分)
3.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1分)
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1分)
4.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2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1分)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1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1分)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2分)
5.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走上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
——选自《中国简史》
(1)请写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2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1分)
(2)材料二中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其重大意义是什么?(1分)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每年的8月1日被定为什么节日?(1分)
(3)材料三中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跳出敌人包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你是如何理解长征精神的?(1分)
(4)材料四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请写出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2分)
(5)回首中国共产党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分)
6.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
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青年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三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
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指出上图开通的这条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的名称。并说出为开通这条通道做出杰出
贡献的历史人物。(2分)
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
灭顶之灾。”的含义(2分)
结合所学分析自1840年起到20世纪初,中国在抗击列强侵略时屡屡战败的原因。
(1分)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什么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