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二讲 推理法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二讲 推理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0-23 16: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总复习系列丛书
( javascript:void(0)"
\o
"中考总复习系列丛书 初中化学精讲精析精练(九年级下册) )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第二讲
推理法
【题型特点】
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个别的、特殊的结论,称为推理法。推理法是以科学原理或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和推理,通常利用前面的事实为依据判断后面的推理和结论是否正确。常用连接词“所以、因此”等衔接,特别要注意结论中的“一定”字眼。推理类思想方法的应用在中考中是高频点,主要在选择题中考查。
推理法实际上是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的呈现形式,该方法是化学思想方法中的基本方法,也是哲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化学的研究,通常总是通过对某些特殊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殊方面的研究,得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规律,并加以推广;同时事物在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同时,由于不同事物存在某些独特的一面,因此有具有特殊性一面,体现了辩证思维。
【主要考查内容】
1.金属、酸、碱、盐的性质;
2.物质分类、反应类型及概念的理解;
3.构成物质的微粒和元素;
4.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5.溶液酸碱性和指示剂变色;
6.溶液的相关分析等。
【必备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但造成空气污染的不只是二氧化硫,还有其他物质如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3.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铜和铁两种单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4.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等;
5.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6.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的离子,如电子带负电,但它不是离子;
7.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但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
8.铝表面的氧化膜能起保护作用,但铁表面的氧化铁却不能起保护作用,因为铁锈疏松,不能阻碍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
9.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2H2O2
2H2O+O2↑,
10.
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但还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如饱和的蔗糖水不能溶解蔗糖了,但还能溶解一定质量的食盐。
11.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H2O。
12.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类。
13.
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14.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不属于任何一个基本反应类型。
15.
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放出的气体是氢气。
16.
有机物一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碳酸、碳酸盐等。
【典型例题】
例1:(2017 临沂)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川的思雄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或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阶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解析】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类推错误;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不属于如何一个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类推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类推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酚酞
【答案】D
例2:(2017 绥化)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有机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解析】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Na2CO3等,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如Na2CO3等,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
【答案】B
例3:(2017 乌鲁木齐)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B.氢气可用排水法收集,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C.性质活泼的全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解析】A.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有氧气参与,但不属于燃烧,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B.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要求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C.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北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属于盐溶液,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
【答案】A
【分类突破】
1.(2017 黄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解析】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2H2O2
2H2O+O2↑,故选项推理错误;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则分子个数可能发生改变,故选项推理错误;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
【答案】D。
2.(2017 随州)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那么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
【解析】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故选项推理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D.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不能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故选项推理错误。
【答案】B。
 3.(2017 襄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解析】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错误;B.不锈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故正确;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故错误。
【答案】B
4.(2017 孝感)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
B.过率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解析】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故正确;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但过滤后的水不一定是软水,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错误;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误;
【答案】A
5.(2017 泰安)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索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A.
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⑤
D.
③④⑤
【解析】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Cu(OH)2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③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④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所以②③⑤类推结论错误。
【答案】A.
6.(2017 龙东)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C.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解析】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B.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可继续溶解某物质,但仍可继续溶解其他物质,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C.铁锈结构疏松,不能隔绝空气和水,不会对铁起保护作用,铁制品生锈后如不及时防锈,会导致全部锈蚀,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D.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止分子和原子,例如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
【答案】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