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2016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2016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3 13: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彩。
教学重点:
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法:三疑三探。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2、学习作者写描绘百草园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百草园的思想感情。
(三)根据课题和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和学习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1、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作者是怎样描绘百草园的。
3、作者对百草园的感情是什么?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
1.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纲独立思考,找出相关信息。
2.在书上圈点批注,不确定的问题留待合探解决。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展示
7
3
5
评价
2
8
4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乐景:百草园的景物
师补充提问
:景物有那些?有何特征?
乐闻:美女蛇的故事
乐事:雪地捕鸟
(2)、作者是怎样描绘百草园的。
提示:从“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讲起。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
(3)、作者对百草园的感情是什么?
喜爱和留恋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预设问题: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仿写: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示例:
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个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乐景:百草园的景物
乐闻:美女蛇的故事
乐事:雪地捕鸟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彩。
教学重点:
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法:三疑三探。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领略了作者在百草园的一段生活经历,这节课让我们同作者一起走进三味书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讨论文章的主题。
(三)根据课题和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和学习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1、三味书屋的环境如何?
2、作者选取了三味书屋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
1.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纲独立思考,找出相关信息。
2.在书上圈点批注,不确定的问题留待合探解决。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展示
3
6
1
9
评价
2
8
5
4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三味书屋的环境如何?
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2、作者选取了三味书屋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学习环境、教书先生、学习内容。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①方正、质朴、博学;
②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
③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4、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预设为题:
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预设为题:
1、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
2、
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学习环境
三味书屋
教书先生
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