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西藏汉语)第三册课内学习 3*推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西藏汉语)第三册课内学习 3*推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3 16: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推敲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会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品味词语在文中的表达的效果,同时学习表达方法。
3、理解“推敲”的含义。通过品味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向他学习。
4、学习作者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资料链接】
贾岛: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曾因家境贫困,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所以还俗。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题李凝幽居》一诗的创作过程,正说明了这一点。
韩愈: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贾岛的精神。
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斟酌、簇拥”等词,注意“推敲、沉睡、礼貌”等词的写法,理解“吟哦、斟酌、即兴”等词的意思。
学习第2自然段,推敲“拜访、即兴、宁静”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学习表达方法。
4、学会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

shɑnɡ
chén
shuì
máo

tuǒ
tiē

jiē
chuǎnɡ
jìn



)(
)(
)(
)(


mào
zhēn
zhuó

yōnɡ
mǎnɡ
zhuànɡ
tuī
qiāo










2、用“----”画出正确的读音或字。
簇(zú
cù)拥
和尚
(shàng
shang)
韩愈(yú
yù)
宽恕(shù
rú)
犹豫不(决
绝)
妥(贴


差(chāi
chā)

吟哦(é


3、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拜访
访问
即兴
即时
宁静
安静
斟酌               
吟哦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贾岛是
朝人,他又被称为“
”。文中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是诗句“

”中的“
”字。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诗《   
 》       
,          。(写出其中两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推敲》一课。浏览课文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什么叫推敲?(出示)指生读
生质疑:谁推敲?推敲什么?为什么推敲?推敲的结果如何?
让我们走进文本,寻求答案。
2、预习反馈
3、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贾岛和韩愈推敲诗句中用词的过程?试着给课文分段。
一(1)贾岛早年家境贫寒当了和尚。
二(2-7)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
三(8)讲“推敲”的引申义。
课文第二大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你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给这部分分层吗?
交流:第一层:2
深夜访友,留诗相赠
(起因)
第二层:3-4
斟酌诗句,误闯仪仗
(经过)
第三层:5-7
韩愈解疑,贾岛点头
(结果)
小结方法:写事的文章只要围绕故事的主人公,讲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的主要内容就讲清楚了。
(3)默读课文第3、4段,初步说说贾岛给你留下怎样印象?结合资料链接
⒋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你觉得李凝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感受到的?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交流:
拜访友人,友人不在,留诗告知。抓住“郊外、找了好久、才、拜访”感受贾岛与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推敲“拜访”和“访问”
出示: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拜访”能换成“访问”吗?为什么?
出示范例:“拜访”不能换成“访问”。因为访问的意思是          拜访的意思是        文中用“拜访”说明             
教师小结答题步骤和方法1、做判断;2、解释词意;3、在文中使用的作用。
C、居住环境月夜景色优美,贾岛即兴作诗。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具体语句感受李凝居所的特点,抓住“摸、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感受李凝居所深、静、美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能完全概括这三个特点的字。(《题李凝幽居》中的“幽”)齐读诗题,读出幽深之美。
出示《题李凝幽居》,齐读。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小结:
正是这种幽深之美,让贾岛忍不住即兴下了《题李凝幽居》。贾岛在回长安的路上,心中十分纠结!有一个字他还觉得不够妥帖,是什么?后来,事情是怎么发展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三、当堂训练
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拜访”能换成“访问”吗?为什么?
2、推敲原来是两个动作,现在指
3、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在《题李凝幽居》中

。写出了这一美好景象。
四、巩固练习
请你当回小诗人,括号里选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红星枝头春意(
)。(旺

浓)
(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动


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通过对贾岛思考时动作的品读和行人的表现,揣摩人物形象,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理解“推敲”的含义。
3、学习作者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温故预习
1、读准文中生字词的发音,看清字形,再根据拼音写写词语:
贾岛为用词tuǒ
tiē(
),仔细zhēn
zhuó(
),用心tuī
qiāo(
),不小心chuǎng(
)进韩愈的仪仗队,他lǐ
mào(
)地向韩愈解释,请求kuān
shù(
)他的mǎng
zhuàng(
)。
填空。
(1)贾岛去
,不巧
,结果把一首
诗留了下来。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

”这句诗中是否用“
”字犹豫不决。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他的好朋友李凝,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那个时候已是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熟睡的小鸟。看着朋友的幽居,感受周围的幽静,贾岛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一首诗赠于好朋友李凝。这就是
《题李凝幽居》
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预习反馈
3、合作探究
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就是因为他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读课文3-4自然段,你从哪儿能体会到贾岛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出示第3、4自然段学习要求:
默读第3、4自然段,想一想从贾岛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写批注。
理解“即兴”,并与“即时”辨析,练习口头造句。
引导学生抓住“吟哦、一边……一边……、不知不觉、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体会贾岛思考诗中的用字已经入了迷。
课堂预设:
①“吟哦”什么意思?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②能够对比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感受,这也是一种好方法!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③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为什么笑?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想的,但贾岛还是——(引读)
④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学到这里,你又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旁若无人……)引导学生通过写路人的行为烘托出贾岛严谨认真的形象,这是侧面描写。
⑤贾岛不知不觉――,为什么贾岛会不知不觉?他在干什么?(思考诗中的用字入了迷。)
⑥抓住“竟然、闯进”,引导学生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意思。(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⑦从3、4自然段的描写中你感受到贾岛是个怎样的人?齐读3、4段。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①师: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被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分角色朗读5、6、7自然段
②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儿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理解“宁静”,并与“安静”辨析,练习口头造句。齐读。
如果你是贾岛,听了韩愈的这番话,你会说些什么?你感受到韩愈是怎样的人?
师: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大诗人,他让贾岛口服心服。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
师: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③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仔细地推敲、反复地斟酌,作品才能尽善尽美。
3、拓展:
贾岛就是因为对一个字都不放过,才创作了千古流传的名句,我们在阅读、习作中也要这样。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闹“字充分体现了春天到来,杏花开得多,开得艳,又能体现出微风中杏枝摇曳,杏花好像在这比美玩闹。
总结:学会品评词语就是学会了阅读中的推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和习作中多推敲,多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文章。
三、当堂训练
1、完成下面的问题。
(1)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即兴”换成“即时”行不行,为什么?
(2)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宁静”能换成“安静”吗?说出理由。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这段话写了
2、从这段话中找出“合适”的两个近义词。
3、用“
”画出写贾岛推敲词语入神的句子。
4、大街上的人感到贾岛的行为“十分好笑”,你认为呢?
四、巩固练习
妙用“绿”字绘春色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脍炙人口的绝句,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尤其被人们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妙用“绿”字绘春色,使人顿觉江南春好,生机盎然。
这一“绿”字正是诗人反复锤炼的结果。据说,王安石的这一句诗开始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上“不好”,改为“过”,又圈去,选“入”,不久又改用“满”,像这样改动十几次,最后才定为“绿”。
用上“绿”字,究竟妙在哪里?
“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以及后来的“过”“入”“满”等等,不是不能用,而是比较平板,只是一般叙述,不够生动形象,而“绿”字色彩鲜明,使人联想到江南的春色是满眼碧绿,充满生机,字里行间透露出春天的气息,给人境界一新的具体感受,难怪赢得众口称赞,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1、在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一水间(jiān
jiàn)
照我还(hái
huán)
数(shù
shǔ)重(chóng
zhòng)山
泊(bó
pō)
2、针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中的“绿”字,王安石先后选择了
等字,最终确定用“绿”是因为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