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世纪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0-23 17: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2)学会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3)初步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4)进一步理解关键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从陶土变青花瓷”的形状补间动画,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能触类旁通制作其他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2)通过学习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掌握文字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加深对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了解,特别是对象的分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二、教材分析
1.设计思想
本课以“从陶土变青花瓷”这一吸引学生的话题入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的探究过程中,掌握Flash软件最基本动画制作方法之一——形状补间。教材先通过由陶土到茶壶动画的制作,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陶土的其他变形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也是Flash软件中最常用的动画,在学习了图形的形状补间之后,再来学习就变得比较简单了,教材中着重解决了文字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时要进行两次分离这一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要点。
2.学习内容
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制作图形和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学会分离对象的方法,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和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原理的理解,触类旁通制作其他动画。
4.课时要求
建议安排1课时。
三、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Flash软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会用绘图工具并能进行元件的创建与修改,会使用外部素材,会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了解Flash软件中各种帧的特点,会对帧进行简单操作。学生用Flash软件创作的欲望很强烈,很期望能制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动画。
四、教学理念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线,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集体合作学习的愉快;以教师讲解为辅,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五、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准备好的学习素材。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引入新课
1.才艺大赛上,贝贝制作了一段动画用来展示由陶土变成青花瓷的过程,请学生欣赏“神奇的变化.swf”。2.请学生说一说:从泥土到瓷器的变化这段动画有什么特点?用我们所学过的逐帧动画能很快制作出来吗?3.板书: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欣赏、观察作品,说说由陶土变青花瓷这段动画有何奇特之处。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体验形状补间动画的独特之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分钟
探究新知,理解原理
教师打开“陶土变茶壶.fla”源文件。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①这段动画有几个关键帧,各关键帧里分别有什么内容?②各关键帧里的内容是分离的还是一个整体?③其他帧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特点,和逐帧动画一样吗?
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有两个关键帧;关键帧的对象是完全分离的;过渡帧中有带箭头的实线;过渡帧颜色是浅绿色的。
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的源文件,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和逐帧动画的优点。
8分钟
探究新知,模仿学习
1.教师示范“陶土变茶壶”动画的操作过程。2.学生参照老师讲解与教材,动手操作。3.找出有典型的错误的同学,请同学帮助分析。4.请同学小组讨论,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时要注意的事项。5.板书:起始关键帧→终止关键帧↓
形状补间
↓分离的对象
分离的对象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并参照教材完成“陶土变茶壶”的动画。分析制作不成功的作品,找出其错误原因。小组讨论,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时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思路清晰,明白操作的方法通过分析典型错误(元件没有分离、关键帧设置不正确、补间设置不当等),让学生切实掌握制作形状补间时要注意的事项。
4分钟
探究新知,动手实践
1.请学生参考教材完成陶土的其他变形。2.请学生完成“小树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3.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强化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5分钟
自主探究,文字变形
1.利用形状补间动画除了能制作图形的变化外,我们还能制作出绚丽的文字效果,如夜晚的霓虹灯效果,网站上所见的动态文字等。2.请小组讨论:①如何设置字的大小、颜色、字体?②如何将文字完全分离?3.请学生仿照教材,制作将英文“Welcome”变成中文“欢迎你”的动画。4.请学生对文字的颜色、大小、位置等加以改变,制作不同的效果。5.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讨论:如何完全打散文字,如果文字没有完全分离会怎样?动手操作,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对文字的属性加以改变,制作出更加好的文字效果。
通过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使学生掌握多次分离对象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形状补间中关键帧中的内容必须完全分离。通过制作更加漂亮的文字变形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8分钟
综合应用
1.请大家根据提供的“灯笼转文字素材.fla”,制作出由“灯笼”到“中秋快乐”的形状补间动画。2.请小组推选出最佳作品,进行点评。
作品创作。要求:①动画流畅、自然,形状补间运用正确。②色彩运用较好,视觉效果强。
在简单创作中进一步掌握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明白要成功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要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展示中,让学生学会找出他人或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11分钟
课堂小结
请大家说一说:如何才能成功地制作出形状补间动画?
学生总结交流。
巩固所学知识。
2分钟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高,充分领略到了Flash软件的神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原理的理解掌握较好,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中,基本掌握了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要领和步骤。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在进行文字形状补间动画时急于动手操作,忘记对文字进行二次分离;虽然在学习中学生能模仿老师和对照教材进行操作,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还不够,对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