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登鹳雀楼》能让我们知道登鹤雀楼时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辽阔的景物和诗中蕴含的哲理。前两句写景,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示诗人王之涣胸襟的宽大。后两句寓理于事,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鹿柴》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作品,主要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这首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以诗、画、音乐相结合,诗中有画的美的意境。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句,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和学习兴趣。
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田字格本、铅笔。
一、猜谜引入,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课题《登鹳雀楼》,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2、简要介绍作者王之涣。
二、初读古诗,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生字词。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古诗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朗读古诗。(指名朗读,齐读)
三、精讲古诗,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 (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古诗。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四、识字、写字指导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王维的诗——《鹿柴》,教师板书课题。指出“寨”在本课中读“zhài”
与“寨”相通,鹿柴是一个地名,并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让学生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板书全诗。
3、指名朗读。
4、学习生字“但、返、景、”
三、指导朗读,精读理解。
1、指导朗读古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齐读古诗的第一、二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但——只
闻——听
如孟浩然《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闻”就是听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空山里见不到人的踪影,却传来说话的声音。
3、齐读古诗三、四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景:夕阳返照的光。景,通“影”。
(3)理解诗句的意思。
西斜的夕阳返照深林,余光洒落在青青的苔径上。
4、小组合作学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教师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却看不见人,只有夕阳的阳光透射过密密的山林,照在青青的苔径上。
(3)从这首诗中你能了解到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组织全班交流讨论。主要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四、朗读并背诵古诗
1、自我轻声吟诵,体味诗的意境。
2、借助影像视频进一步的去体会。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给这首诗再配一幅画。
六、拓展阅读
本诗出自王维晚年所著的《辋川集》,《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集》共有诗二十首,这只是其中的二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欣赏一下其余的19首,进一步领略王维诗作的优美与特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