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4.3.1 公式法--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练习+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4.3.1 公式法--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练习+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24 14:56:45

文档简介

4.3公式法(1)
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检测题
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a3-a
2、9(x+y)2-y24.3公式法(1)
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课后反思
探索分解因式的方法实际上是对正是乘法的再认识,而本节正是对平方差公式的再认识:
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借助于学生已有的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从整式乘法到分解因式的转换过程并能用符号合理的表示出分解因式的关系式,同时感受到这种互逆变形的过程和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2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习惯,不仅对提高解题能力有益,更重要的是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开拓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性,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
3.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的训练,避免复杂的题型训练。3.公式法(一)
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一、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本节课又安排了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旨在让学生能熟练地应对各种形式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为下一章分式的运算以及今后的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渗透数学的“互逆”、换元、整体的思想,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与态度: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向别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
二、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复习回顾——探究新知——范例学习——落实基础——能力提升——巩固练习——联系拓广——自主小结.
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填空:
(1)(x+5)(x–5)
=

(2)(3x+y)(3x–y)=

(3)(3m+2n)(3m–2n)=

它们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征?
尝试将它们的结果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把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进行逆向运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
注意事项:由于学生对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比较熟悉,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能很快得出第一组式子与第二组式子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结论:整式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得到分解因式的方法。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称为运用公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第一环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区别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的同时,认识学习新的分解因式的方法——公式法。
注意事项:能正确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即可。
活动内容:
说一说
找特征
(1)公式左边:(是一个将要被分解因式的多项式)
★被分解的多项式含有两项,且这两项异号,并且能写成( )2-( )2的形式。
(2)
公式右边:(是分解因式的结果)
★分解的结果是两个底数的和乘以两个底数的差的形式。
试一试
写一写
下列多项式能转化成( )2-( )2的形式吗?
如果能,请将其转化成( )2-( )2的形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找到因式分解中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并能利用相关结论进行实例练习。
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学生对公式特征的相关描述并得出结论。同时要求学生对于不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式子给出相应的解释。
第三环节
范例学习
活动内容:例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25–16x2
(2)9a2–
设计意图:教师例题讲解,明确思维方法,给出书写范例。
注意事项:
使学生明确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实质是找到“a”和“b”.
第四环节
落实基础
活动内容:
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是否清楚,对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运用是否得当,因式分解的步骤是否真正了解,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注意事项:落实基础此环节的练习设置均比较基础,就作为全体学生完成的目标.最后一题分解因式强调分解需彻底。
第五环节
能力提升
活动内容:例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2)2x3-8x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中的a、b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而且可以表示其它代数式(注意使用整体方法进行教学),只要被分解的多项式能转化成平方差的形式,就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彻底。总结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一提二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注意事项:在讲解使用整体法进行分解因式时,需注意强调括号前的系数变化和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这往往是大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情况。
第六环节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设计意图:本课时设置的第二个练习反馈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对整体换元思想的实际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在教师的引导下,规范书写步骤,避免在化简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第七环节
自主小结
活动内容:从今天的课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掌握了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顾与反思,强化学生对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的与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的互逆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加深对类比数学思想的理解.
注意事项:学生认识到了以下事实:
(1)有公因式(包括负号)则先提取公因式;
(2)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是互逆关系;
(3)平方差公式中的a与b既可以是单项式,又可以是多项式;
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习题
第八环节:作业布置
(1)随堂练习3、习题第3题
(2)预习公式法(2)(共16张PPT)
学科:数学
年级:八年级下册
版本:北师大版
主讲单位:
中学
姓名:
课程名称:公式法(1)
1、因式分解的定义
2、因式分解的方法
复习:
1、a(x-y)-b(y-x)+c(x-y)
2、2(m-n)2-m(m-n)
练习
25-16x2
思考:
如何将下面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公式法(1)
举例说明哪一些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1、两项
2、平方的形式
3、异号
总结归纳: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1、4a2-81b2
2、9+mn2
3、-x2+
25y2
4、-4x2-y2
5、9-m2n2
+m2
6、4x2-y2
1、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吗?
1、9a2-
例题1:分解因式
b2
1、写成平方差的形式
(确定a、b)
2、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总结归纳:
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步骤
(1)9(m+n)2-(m-n)2
例2、因式分解:
(2)2x3-8x
例2、因式分解:
1、a3-a
2、9(x+y)2-y2
当堂测试:
(一)、100页
随堂练习:3
101页
习题第3题
(二)预习公式法(2)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