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3.理解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立并存的局面。这是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到其存在的暂时性。
自主预习
:
1.自读课文。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俄国二月革命
活动一: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分层启发剖析)
【小组讨论】
1.
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
二月革命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与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3.
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归纳】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复杂;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探究二
俄国十月革命
活动二: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分层启发剖析)
【小组讨论】
1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时间:1917年11月;地点:彼得格勒;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2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俄国十月革命主要特征是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十月革命的结果怎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从二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结果、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工人阶级的特点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内互相交流。)
【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活动三:苏维埃政府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自己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归纳】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进行国内战争,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活动四:为什么说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分层启发剖析)
【同桌讨论】
看列宁清扫地球图讨论:
(1)被列宁从地球上清扫走的应有哪些人?(俄国资产阶级、沙皇反动势力、地主、外国干涉势力等一切反动势力。)
(2)由此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
(3)这场革命有何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归纳】因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所以说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总结梳理
1、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你还有什么疑惑?
课后练习
完成本课《学练优》上的相关练习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点拨】
本课虽然是本册书的第一节课,但是却紧紧承接上册书的内容。讲述的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发生的一件同样对世界历史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这场革命既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1.教法选择:比较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对比分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史料解析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史料,以及网上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上个学期,我们学习的历史进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次战争波及了很大的范围,形成了英法俄的组成的协约国集团,以及德奥意三国的同盟国集团。大战持续了将近4年的时间。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学生回忆以前的内容,回答)
(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的。大家知道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吗
(学生思考)
(讲述)俄国在战争中初期很热衷于同英法联合作战,打击他们共同的敌人。同时,在最初的三个协约国之中,俄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它并没有坚持到战争的最后。在1917年的时候,它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就单方面地退出了战争。之后,俄国国内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那么当时,俄国国内的社会状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讲述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
(讲述)俄国在1917年,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当时很热衷发动战争的沙俄帝国会主动退出战争呢?俄国国内发生了什么状况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在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
(放视频,讲述)二月革命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这场革命发生后,俄国国内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战争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俄国国内就爆发“二月革命”。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在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讲述)大家结合抗日结束后的中国,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情况。想一想当时在俄国国内同时存在的两个政权的性质分别什么样子的?掌权的政权又是什么性质的?
(回答)一个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个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掌权的是资产阶级政权。
(讲述)是的。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月革命是由工人运动引起的。沙俄政府的被推翻,是人民力量的作用,可是在革命之后,掌握政权的却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工人阶级的另一个敌对阶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学生思考,回答)
(讲述)这说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那么这场革命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讲述)我们看一场战争的性质如何,不能仅仅只看它的结果。这场战争是由无产阶级发动的,虽然在战争结束后,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且掌握了政权,但这也不能抹煞它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因为无产阶级发动的革命想要达到的要求,一定是为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的。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一场战争的性质。
(讲述)我们称当时掌权的政府为“临时政府”,说明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历史现象。为什么呢?
(学生结合教材的小字内容,回答)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他们对内企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对外执行反人民的政策。这些必然会引起人民的不满,引起人民的反抗。
2.十月革命
(讲述)人民发起“二月革命”,就是因为不满当时的政策。两个政权同时存在,而且是两个对立阶级的政权同时存在。就像抗日结束后的中国,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结果,必然只能存在一个政权。而这时的临时政府,又采取了反人民的政策,这就注定它的存在不会长久。那么人民这回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讲述)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展示图片,讲述)在1917年的11月6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起义。列宁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1月7日,起义取得了胜利。这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十月革命”。
(讲述)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 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讲述)主要参加者是都是工人阶级。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是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结合教材“动脑筋”,组织讨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有什么?
(回答)
(总结)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3.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讲述)俄国的“十月革命”,很快便以工人的胜利而结束。代表工人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要掌握政权。他们是怎样组织政权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4.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政策
(讲述)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苏维埃政权,推选出列宁作为自己的主席。这个世界上的新事物——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学生结合教材,自己概括总结,回答)
(讲述)我们了解了苏维埃政府政策的性质,我们可以对比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府建立政权后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他们之所以采取的措施如此不同,是因为他们代表的阶层很不相同,他们都是为自己的阶级服务的。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而代表人民的苏维埃政权,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5.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讲述)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一系列巩固自己政权的政策,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可是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些其它的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对苏俄发动了武装干涉,他们害怕这种苏维埃思潮,蔓延到自己的国度,从而威胁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也掀起了叛乱。国内外的反动势力结合在一起,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俄进入了三年内战时期。内战的结果怎样呢?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回答)
(讲述)苏俄政府是经过很艰苦的斗争才获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的。他们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另一方面,实行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个政策有什么具体内容呢?
(学生根据教材小字部分内容,进行回答)
(讲述)这个政策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它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财力、物力,用以来赢取战争。虽然这种政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很不符合经济学倡导自由贸易的原理,但是它保障苏俄政府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就说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组织讨论)将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进行对比,看看两场革命的不同之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打出表格)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讲述)“十月革命”是以人民的胜利而结束的,它是世界上的一件划时代的事件。它到底给我们整个世界带来了什么伟大的意义呢?
(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回答)
(讲述)这次革命有两个突出的“第一次”,从此也可以看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
(打出投影)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组织讨论)大家结合中国的近代史,想一想“十月革命”到底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
(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总结)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到,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打出投影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组织讨论)大家要解读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出现了一位很伟大的人物——列宁。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
【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这场革命既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走上来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深刻理解“十月革命”带给世界的重大影响。
【板书设计】
第1课
俄国的十月革命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
2.十月革命
3.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4.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政策
5.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共24张PPT)
第1
课
俄国十月革命
你还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吗?你还记得大战接近尾声的1917年,哪个国家退出了战争吗?那又是为什么呢?“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那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导入新课
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一、二月革命
国内: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
讲授新课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俄国临时政府
总理克伦斯基
二、十月革命
1、背景:
2、路线制定:
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来国内的革命火焰。
列宁提出《四月提纲》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
——1924年1月2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创建“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政党
思考: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
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指出革命必须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向
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
二、十月革命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四月提纲
》)1917.4
3
、七月流血事件
临时政府继续帝国主义战争
前线失利
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
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
二、十月革命
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二、十月革命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时间: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
(3)领导人:
列宁
(2)地点:
彼得格勒
(4)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5)结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列宁指挥起义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二、十月革命
5、革命措施:
(1)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2)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
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4)迁都莫斯科。
二、十月革命
6、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
(2)打击了……;
(3)推动了……;
(4)鼓舞了……。
探究: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有什么不同?
名称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领导者
目标
指导纲领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自发斗争
布尔什维克党
“面包、停止战争”
建立社会主义
没有
《四月提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资临时政府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继续参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退出一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掘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革命变现实
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918---1920年是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加强红军建设;
(2)取得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
(3)取得反对外内反革命叛乱的胜利;
(4)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背景:
过程:
影响:
十月革命
理论变为现实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对世界
对俄国
对人类历史
二月革命
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
夺取政权
巩固政权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新政权、新国家
课堂小结
1、二月革命后俄国合法的全国政府是(
)
A、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农苏维埃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B
随堂训练
2、下列内容符合《四月提纲》的是(
)
A、立刻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立刻举行武装起义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继续进行战争
C
3、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B、建立起两个并存的政权
C、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4、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5、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