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九年级
课题
第2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型
综合解决
调整与反思
班级
组名
姓名
主备人
审核人
课时
课时
学案编号
【导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局限性、影响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重、难点】重点:俄国
1861
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俄国
1861
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导学方法点拨】学习本课应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去掌握相关的知识。【疑难点拨】关于1861年改革的性质点拨:对于一场改革性质的认定,关键要看导致改革发生的原因、改革的内容及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从改革的背景来看,一方面,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另一方面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充分说明封建落后的农奴制无法占用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它推动了俄国统治阶级的改革。因此,这次改革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和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
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改革的影响来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综上所述,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预习导向】(一)农奴制的危机1、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因:①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________
国家,__________
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②农奴制阻碍了俄国_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根本原因)。③农民起义的打击。⑵外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
英法),彻底暴露农奴制腐朽性。2、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其中根本目的是什么?(二)1861年改革1、时间:______
年3月3日。
2、人物:___________
。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_________;
②地主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___________,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⑷改革的性质: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⑸影响:①废除了_______________,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保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残余。【合作学习】1、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使保护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当堂检测,反思评价】1.俄国1861年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
)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沙皇专制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笼络资产阶级,扩大政权基础2.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感召下发动动起义,提出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统治的是(
)A、十二月党人
B、日月党人
C、共产党人
D、革命党人
3.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爆发的战争是(
)A、克里木战争
B、葛底斯堡战役
C、克里米亚战争
D、萨拉托加战争二、填空题4.面对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_______年签署了国务会议批准的_______的法令和宣言。5.在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俄国涌现出一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他们是赫尔岑、
、
、
等。6、填图析图右图的人物是
7、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请回答:①材料一的引文讲话的人是谁?
②两段材料反映的都是什么国家发生的什么事件?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地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回答:①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②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③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