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九年级
课题
第6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型
综合解决
调整与反思
班级
组名
姓名
主备人
审核人
课时
课时
学案编号
【导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重、难点】重点: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罗马天主教廷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为什么罗马天主教廷会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导学方法点拨】因果分析法:【预习导向】阅读课文,完成填空:1、西罗马灭亡后,日尔曼人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____
王国。2、公元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推行的土地改革,史称“
”3、公元8世纪的土地改革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般的
。4、8世纪中期,通过“
”,罗马教会获得大片土地,由此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5、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居民的主体是
。他们为改善生存环境,发起了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或
,或举行
,其中最典型的是
起义。6、12世纪左右,西欧出现了地区性集市或____中心。7、12世纪前后,西欧诞生了一批最早的___。8、拜占庭帝国又称
,首都
,其版图曾横跨
三大洲。9、
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覆亡【合作学习】指出课文《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中所说的西欧封建制的特点是什么? 【当堂检测,反思评价】1、公元476年,日尔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重要的王国(
)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2、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经济制度是(
)A、班田制
B、均田制
C、采邑制
D、租庸调制3、对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D、天主教会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4、对15世纪中期的东罗马帝国社会述说不正确的是(
)A、仅剩君士坦丁堡孤城一座
B、帝国已名存实亡C、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D、但仍有具大的政治实力5、“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体现的是(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雅典的民主政治C.西欧封建等级制
D.中国的宗法制6.关于中古亚欧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封建制度的确立
B.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C.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查理.马特实行采邑制7.小华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学习和探究的问题是(
)A.大化改新
B.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D.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8、材料解析题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对其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一地区的封建社会状况?(2)、该地区封建制度确立于何时?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3)、请简单介绍该地区此一时期的封建社会情况。【拓展延伸】1、11世纪前后西欧重要的城市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兴起来的?答:重要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弗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它们兴起的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2、欧洲的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有什么不同?答:①、欧洲的封建城市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而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往往先是政治中心,后又成为工商业活动中心;
②、中国唐宋时期的城市规模较大,像唐都长安,宋都开封、临安,都有上百万人口;而西欧的城市规模都较小,14世纪的伦敦,只有4万人。
③、欧洲的封建城市一般有较大的自治权,有些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后,出现了
“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请谈谈对这种现象的理解。答: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服兵役等封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节附庸之间的纠纷。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但不能直接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即所谓“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我的收获】我最大的收获是;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我对自己的表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