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试卷
一、填空题
1.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
根
、
茎
、
叶
、
花
、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
花
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3.取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茎里的导管都变红了,说明茎有
运输水分
的功能。
4.有
空气
、
适当的温度
和
水
,种子才能萌发。
5.我们可以从
气温
、
湿度
、
降水量
、
风力
、
风向
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6.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靠
观察周围
的环境来进行。
7.假如既看到了三级风的现象,又看到了四级风的现象,这时的风力应该是
四级
。
8.根据温度的读法或写法进行转换。
37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0摄氏度写作
4℃读作
-12℃读作
35℃读作
9.平常我们主要用
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鼻子、嘴巴、耳朵、手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10.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当依靠观察
工具
来进行观察。
11.珠穆朗玛峰是世上最高的山峰,最新测量结果表明,现在高度是
8844.43米。
12.为了知道同学们100米的跑步速度,体育老师一般要使用
秒表
进行测量。
13.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
沙漏
和
漏刻
。
14.轻风吹脸面是
二
级风,带叶小树摇应该是
五
级风。
15.土壤按含沙和黏土量的不同可以分为
沙土
、
黏土
、
壤土
。
16.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
向光性
。
17.表层土壤的养分来自腐烂动植物的遗体。这种养分叫做
腐殖质
。
18.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养料
和
水分
。
19.桃花、油菜花依靠
昆虫传粉
,因此叫做
虫媒花
。
20.把固体从水中分离的常用方法有:
沉淀
、
蒸发
、
过滤
。
21.读温度计的数值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
相平
。
22.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摄氏度
,符号是
℃
。
23.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7℃
,开水的温度大约是
100℃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
24.按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我们把土壤分为
沙土
、
黏土
、
壤土
。
25.叶子包括
叶柄
、
叶片
、
叶脉
三部分。
26.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需的
水分
和
养分
。
27.
植物可以利用
阳光
、根吸收的
水分
和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在叶子里制造养料。
28.
人们称蚯蚓为土壤天然的
犁
和改良土壤的
能手
。
29、腐烂的植物和动物遗体,统称为
腐殖质
,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二、选择题
1.腐殖质是由(②)变成的。
①泥土
②动植物遗体
③塑料袋
2.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③)。
①蜗牛
②蚂蚁
③蚯蚓
3.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②)。
①挖土烧砖
②植树造林
③过量喷洒农药
4.将下列物体的序列号填在相应的圆圈内。
①盘子
②玻璃球
③果汁
④大树
⑤塑料杯
⑥牛奶
⑦钥匙
⑧橡皮
⑨洗发水
⑩钢笔水
5.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
①②⑤⑥⑧⑩
,下沉的是
③④⑦⑨
。
①香油
②塑料瓶盖
③硬币
④蜂蜜
⑤乒乓球
⑥树叶
⑦铁钉
⑧木块
⑨卵石
⑩泡沫板
6.堤坝上种植防护林的作用是(B)
A、吸烟滞尘
B、保持水土
C、减少噪音
7.固体混合后体积(C)重量(A)。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8.植物主要通过(C)散发出水分。
A、根
B、茎
C、叶
D、花
9.(C)是水和食用油相同的特征。
A、轻重
B、粘稠度
C、表面张力大小
D、透明
10.种子里的植物宝宝,它的学名叫做(
C
)A、子叶
B、内种子
C、胚
11.气象台测气温是在离地面(
C
)的百叶箱中。
A、3米
B、1米
C、1.5米
12.下列土壤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A
)。A、沙土
B、壤土
B、黏土
13.解剖花的顺序是(
B
)
A、由里向外
B、由外向里
C、怎样都行
14.确定降雨量的等级用(
B
)测量。
A、量筒
B、雨量器
C、量杯
15.在“死海”游泳的人可以躺在水面上看书,这是因为(
C
)
A、海水很大
B、海水的含盐量很高
C、海水的含盐量很低
16.铁块放进盐水里(
B
)
A、上浮
B、下沉
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17.成熟的松果鳞片张开,说明天气当时(
A
)
A、空气干燥
B、要下雨了
C、阴天
三、判断题
1.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料。(√)
2.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家生长。
(×)
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
5.花开了,就会结出果实。(×)
6、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7.种子需要水才能发芽,把种子完全泡在水里,发芽速度会更快。(×)
8.有些植物的种子是可口的食物,有些植物的种子不能吃。(√)
9.花粉落在雄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会结出种子。
(×)
10.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
11.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
12.
工具有利于我们观察和测量。(√)
1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14..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不可能一致。
(×)
15.读温度计时,视线与液柱顶端相平。
(√)
16.
贫瘠的土壤含腐殖质较多。(×)
17.人工辅助授粉适用于传粉不足的作物。(√)
18.
花开了,就会结出果实。
(×)
19.动植物的生活受气候的影响极少。(×)
20.
不同的液体流动速度不同。(√)
21.种子萌发需要把种子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否则种子将不能萌发。(×)
22.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中午2点。(√)
23.混合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24.黏土不能被握成团。(×)
25.热水比冷水重,所以会沉在水下。(×)
26.炒过的种子也能发芽。(×)
27.我们吃的是土豆的根。(×)
四、我会画:
1、我画的直根和须根:
2、我画的四种形态的植物的茎
五、天气符号
风
六、问答题
1.种子传播的途径有很多,你能举几个种子传播的例子吗?(写出植物的名称及传播的途径)
种子传播途径
植物名称
风力传播
蒲公英、挪威枫
水力传播
椰子、木瓜
动物传播
苍耳、刺果、浆果
自我爆炸
凤仙花、豆角
2.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你是怎样做实验来证明的。请把你做实验的过程和方法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
有空气、适当的温度和水,种子才能萌发。书17页。
3.把同一时刻在学校内测得的温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①教室
②阳光下
③背阴处
②
③
①
4.写出三条春季的气候特征。
(日照时间增加;气温上升;风和日丽;冰雪消融;冬眠动物苏醒;迁徙动物归来;植物发芽;开始播种)
5.写出两条能预报天气的生活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水淋淋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晕雨,月晕风
6.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答:把土壤放入水中,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7.一块橡皮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方法让橡皮浮起来吗?
答:一、改变橡皮的形状;二、借助漂浮物;三、在水中加盐。
8.默写《风级歌》。
七、探究、举例题
1.写出在水中能溶解的固体和液体各5种。
能溶解的固体:盐,奶粉,糖,味精、鸡精
能溶解的液体:蜂蜜、牛奶、饮料、醋、酒精
2.研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
1.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杯中
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
土壤中含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
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较小),下层颗粒(较大)
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3.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片薄玻璃
过一会儿会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结)
土壤中含有(水分)
4.取走玻璃片继续加热
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
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我的实验结论
土壤由(空气)、(黏土)、(沙粒)、(水分)、(腐殖质)等物质组成。
3.设计实验:想办法让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
实验材料:鸡蛋、杯子、盐、水
实验方法: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杯子里,鸡蛋沉下去,在杯子中加入大量的盐并用搅拌棒搅
拌至溶解,慢慢的鸡蛋浮起来了
八、连线题
1、西红柿
根
2、寒暑表
风速
甘
薯
茎
湿度计
降水量
马铃薯
种子
雨量器
风向
花
生
花
风向标
空气的湿度
黄花菜
果实
风力计
气温
3、温度表
时间长短
4、花瓣
保护未开的花
秒表
一桶水的多少
雄蕊
接受花粉
水表
用电量的多少
萼片
吸引昆虫
天平
物体质量
雌蕊
制造花粉
电表
用水量的多少
直尺
人体温度
量筒
物体长短
固体
液体
①②④⑤⑦⑧
③⑥⑦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