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北京的四合院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教具:
1、课文插图。
2、故宫等房屋照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板书计题。
2、你曾见过哪儿的四合院,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北京的四合院的?介绍了四合院的哪几个方面。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对字词掌握情况:
字音:胡同和谐气氛
字义:胡同坐北朝南和谐疏远
2、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四合院: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这几个方面内容。
四、指导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北京建筑物的特色:胡同、四合院。(古朴)
2、朝向:坐北朝南。(吉利、阳光充足)
3、结构:正房、厢房、南房(倒座儿)
4、作用:(1)独居方便,便于联系,适合人多家庭居住。
(2)正房----长辈厢房-------晚辈
5、规模:小型四合院(普通老百姓)
大、中型四合院(有钱人家如王府)
6、(1)居住情况变化:A:过去:一家一户
B:现在:许多户(挤、乱、和谐)
(2)高层建筑:人际、家庭关系冷漠、感情疏远。
(3)国外:仿四合院
(4)激发学生自豪感。
五、指导朗读课文。
六、小结。
《北京的四合院》一文介绍了四合院的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我们可以模仿这种类型的文章进行习作。
七、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课)
前提测评
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内容
居住人
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
布局
由房子和院墙围成的院子,房子坐北朝南,北边房子高大,明亮,南边是客厅或书房,院内有影壁、垂花门、游廊等。
植物
可以种植花草树木。
规模
有大有小。
变化
许多户人家居住,拥挤,杂乱,但适合交往。
导学达标
一
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并思考。
1、四合院为什么设计成坐北朝南的方向?
北京人认为北方是个吉利的方向,同时,为的是使院子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
为什么说四合院非常适合人多的家庭居住”
房子与房子之间
,既相互连接,又各自分开,有合有分;几代人共同居住在一起,热热闹闹,非常有气氛。
二
课文分析,重点词语例解
1“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是形容词的重叠用法。此外如“漂漂亮亮”“认认真真”“轻轻松松”等。
2“考虑’一般是动词,如”考虑问题“”考虑别人的意见”;也可以是名词,如“出于某方面的考虑”。
3“常常”是副词,表示出现的次数多。例如:“他常常很晚才放学回家。”“他常常学习到深夜。”
4“大多”是副词,表示大多数、大部分。例如:“我的同学大多来自牧区。”“我的作业大多在学校就完成了。”
5“讲究”可以作形容词,这里出现的两例都是,例如:“她穿衣服很讲究。”“讲究”也可以作动词,例如:“她很讲究衣服的样式。”“你也太讲究吃喝了。”
6“随着”有跟随、伴随的意思,后边常常带名词性的宾语。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懂事了。”“随着春天的到来,地上的小草开始绿了。”
7“往往”是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出现。例如:“他往往一干就是一天,忘记了休息。”“往往”是指过去的情况,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常”既可以指过去的动作,也可以指将来的情况。例如:“希望你常常来”,不能说“希望你往往来”。
达标测评
把括号中的词放在句中合适的地方。
1尼玛是班长,常常帮助同学们。(常常)
2从牧区来的孩子,大多喜欢吃牛羊肉。(大多)
3小型四合院,布局往往比较简单。(往往)
布置作业
相关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