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命的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要求会读会写,能从“音、形、意”三方面进行辨析。掌握本课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用法和常见的搭配习惯,并能够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思想目标:了解课文中的食物链。
教学重难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用具
教科书、课本、画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80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在小学的自然课本上是否学过食物链?2、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19课,学完这课,你们就会明白什么是食物链?(二)新课步骤1、师生齐读课文,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给疑难字词注音。2老师总述课文主要内容。生字教学茂
授茂盛
传授链
纵(铁链)
(纵横)
彼
综
(彼此)
(
综合)
5、词语教学出没:出现和隐藏。间接:通过第三者关系发生作用,与直接相对。场所:活动的处所。传授:把学问技艺交给别人。播撒:撒播。茂盛:生长的多而茁壮。依存:相互依附着存在。制约:相互约束。(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不上的地方老师作补充。跟读,不认识的字注音。倾听。指定的人主动上黑板板书生字。在老师讲解生字的时候,根据字形找出相应的形近字。根据老师的讲解做课后练习二学生通过后面标注的藏语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运用词语造句。疑难词语课堂解决,并做笔记。课下完成
2分3分2分10分10分3分
让学生从熟悉的话题进入课文。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让学生通过造句的方式更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课后巩固、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时间
预期效果
前提测评听写词语:茂密
出没
播撒环节
纵横
依存新课步骤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通过听读再次感知课文内容,熟悉课文。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说一说讲述那些内容?(老师总结)从植物为动物提供居所,隐藏场所,动物帮植物繁衍生息,说明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3、4自然段,了解内容,回答问题,并做总结。这两段是用具体事例说明。(通过生物学家达尔文对猫、红三叶草、土蜂、田鼠的细心观察和研究事实,具体说明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4阅读课文的5、6段,说说这两段的段意?老师板书:以上两段有个别事实上升到一般道理,用更多的事例说明动植物之间存在的食物链。5、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说出段意。
6、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线索。(老师引导)写作顺序:引出事理——用事例证明——得出结论布置作业练习一、二
学生在本子上默写。倾听,思考,回答让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不上的老师做引导,并做补充。学生倾听。思考。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做补充。得出结论:动植物之间依靠食物链,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的网。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补充,并板书)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植物为动物提供居所,隐藏场所,动物帮植物繁衍生息,说明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理。第二部分:通过生物学家达尔文对猫、红三叶草、土蜂、田鼠的细心观察和研究事实,具体说明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三部分:作者列举了自然界动植物之间食与被食的许多事例,说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数不清的且极为复杂的食物链。第四部分:作者将说明的结果做了总结和陈述:动植物之间依靠食物链,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的网。课下完成
5分3分4分6分4分3分6分2分
考察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扫除障碍词语,疏通文意。训练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扫除障碍词语,疏通文意。训练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让学生理解文章所得出的结论把握文章结构。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脉络。课下巩固、记忆。
板书设计
19、生命的网
分析课文:全文共有7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从植物为动物提供居所,隐藏场所,动物帮植物繁衍生息,说明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理。
第二部分:(3-4)通过生物学家达尔文对猫、红三叶草、土蜂、田鼠的细心观察和研究事实,具体说明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5-6)作者列举了自然界动植物之间食与被食的许多事例,说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数不清的且极为复杂的食物链。
第四部分:(7)作者将说明的结果做了总结和陈述:动植物之间依靠食物链,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