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23学习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2 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程导入 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维新派的改革能走多远?这次改革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产?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维新派 维新派是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积极从事变法的理论宣传和组织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建立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戊戌变法中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入日本驻北京大使馆,谭嗣同等维新人士陆续被捕杀害。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公车上书,拉开序幕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公车上书背景: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时间:1895年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在下关的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7年创办的苏经缫丝厂1898年创办的阜丰面粉厂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松
筠
庵 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闻讯,立即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18省举人群集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谏草堂,康有为主动请缨,代各省举人起草了一篇万言书,这就是“公车上书”。谏
草
堂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公车上书的经过:时间:1895年春地点:北京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目的:
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县人,世称“康南海”。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主张维新变法。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百日维新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2、维新变法的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参与政权。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提高国防力量。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维新变法的结果: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就义者是谁?
为何而牺牲?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失败原因:性质: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国运动。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教训: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 ,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探究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1.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和爱国的意义。
2. 虽然它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三、京师大学堂1、开办时间 :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2、办学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到。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