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我国建立优势农产品基地的重要性。(3)理解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我国建立优势农产品基地的重要性(重点)(2)理解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柑橘和枳导入:我们都学过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大家知道这句话从地理的角度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吗? 学生回答:发展农业要根据其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融入到学习中。
讲授新课 (一)农业基地建设展示图片,提问: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为什么?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活动:1.读图,根据该县自然条件的差异,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农业生产部门,说说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结合身边的实例,说说农业生产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3.说说你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练兵场:A地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近郊,C为远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有如下选择: 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禽等生产。你认为B、C两地的农民该如何选择?为什么?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国家政策近年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先后规划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若干农产品主产区,使它们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棉油糖、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拓展延伸: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提问:我国有哪些商品粮基地?读图找出。议一议:为什么我国的商品粮基地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而华北地区却没有?(二)走科技兴农之路活动:读图说说我国大豆、谷物进口量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简要分析其原因。过渡:由此看来,我国农业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才能与时俱进。说一说: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图片展示农业科技硕果:良种培育、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拓展延伸:新型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播放视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探究实践:感知身边农业科技家住乡村的同学调查了解家乡农业科技带来的变化,并填写表格:家住城市的同学去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调查了解农业科技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填写表格:(表格见课件) 学生看图,分析回答:A处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合发展林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B处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适合发展畜牧业;C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合发展种植业;D处河湖较多,适合发展渔业。学生讨论回答:1.西北部山坡适合发展林业,中部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南部适合发展渔业。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在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乳肉、禽蛋的产量增加。实行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很多地区林业、牧业比例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使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向北扩展至黑龙江流域。适应市场需求,建造蔬菜大棚,种植新品种蔬菜;在城市周边发展生态旅游等。3.发展农业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最适合当地的农业类型,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合理配置农作物的比例。学生读图分析回答:B地应为第二种选择,因为B地距离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运输成本低。C地应为第一种选择,因为C地距离城市远,且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的位置学生读图找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和位置: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长江流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南部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学生讨论回答:长江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人口稠密,消耗量大。华北地区:水土配合不均衡,耕地多,水资源短缺,所以不能发挥地区优势,没有商品粮基地建设。学生读图说出: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降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和商品率;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观看图片,感受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大发展。 学生了解我国的新型农业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课下进行考察,完成表格,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讨论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讨论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强化学生的识记能力培养学生的讨论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明确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激发爱国情感。拓宽学生的视野
巩固提升 1.下列说法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B )A.在珠三角实行桑基鱼塘 B.在内蒙古地区大力实行粮食种植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D.在上海近郊发展乳畜业2.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D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3.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B)A.陡坡上开垦荒地B.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C.在耕地上建设开发区,发展经济D.西双版纳毁林开荒4.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标志是( D )A.山区发展经济林 B.改造中低产田C.兴修水利抗旱D.建立生态农业园 学生做练习。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
课堂小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教堂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农业基地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走科技兴农之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练习
一、基础达标
1.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在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 )
A.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
B.改草原为耕地
C.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
D.大量开垦荒地
2.城市郊区主要种植花卉、蔬菜、乳、肉、蛋生产,其影响主要的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市场需求 C.农业技术装备 D.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4.央视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主题,报道了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 ②走科学兴农的道路 ③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 ④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1教育网
A.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5.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严峻的挑战是( )
A.农业技术落后 B.化肥、农药供应紧张
C.农作物缺乏良种 D.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有些地方制粮,在水草肥美的地方发展种植业
B.在三江平原的沼泽区排干水,开垦为耕地
C.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可在沟壑积水处发展养鱼
D.在大城市郊区,发展蔬菜和花卉业
7.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全部分布在( )
A.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C.第三级阶梯上 D.季风气候区
8.以下各地有关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B.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湖北、湖南位于长江流域,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D.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有山区都应该发展林业
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气候
10.我国商品粮基地集中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二、综合提升
1.下图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甘婷婷及儿童,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方案能够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21·cn·jy·com
第一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一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A营造薪炭林,B栽种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2·1·c·n·j·y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按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原则,认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如何开发G、H两处土地资源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答案
一、基础达标
1.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培育、节水灌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B.
解析:城市郊区距离城市中心近,消费市场大,且运输成本低。故选B.
3.D.
解析: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河流湖泊适合发展渔业。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4.A.
解析: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故选A.
5.D.
解析: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严峻的挑战是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故选D.www.21-cn-jy.com
6.D.
解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蒙古高原应发展畜牧业,三江平原沼泽区不宜开发,要保护湿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大力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城市近郊由于消费市场大,运输成本低,可发展蔬菜和花卉。故选D.www-2-1-cnjy-com
7.D.
解析: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南部沿海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它们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故选D.2-1-c-n-j-y
8.A.
解析: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联系便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可实行退耕还林带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湖北、湖南位于长江流域,可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缓坡可开垦为梯田,都发展成林业方法太绝对。故选A.21*cnjy*com
9.D.
解析: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此线以北和以南地区气温和降水均不同,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 C,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以南地区冬季气温高于0 C ,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导致植物结的果实不同。故选D.
10.C.
解析:同第7小题。故选C.
二、综合提升
1.下图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三方案
(2)H处湖泊沼泽可选择种植莲藕或者是鱼塘,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
解析:以上不论是科学方案的选择,还是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的开发,都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①该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②各地具体的地形不同;③该地人多地少,需更加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④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这句话从地理的角度反映了什么问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发展农业要根据其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新课讲解
(一)农业基地建设
A
B
C
D
思考:
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为什么?
A处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合发展林业;B处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适合发展畜牧业;C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合发展种植业;D处河湖较多,适合发展渔业。
21cnjy
新课讲解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地 形
●气 候
●水 源
●土 壤
新课讲解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1.读图,根据该县自然条件的差异,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农业生产部门,说说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西北部山坡较陡,适宜发展 业。
中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 业。
东南部河湖密、水流平缓,适宜发展 业。
林
种植
渔
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1cnjy
新课讲解
◆适应市场需求,建造蔬菜大棚,种植新品种蔬菜;在城市周边发展
生态旅游等。
2.结合身边的实例,说说农业生产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乳肉、禽蛋的产量增加。
◆实行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很多地区林业、牧业比例提高,生
态环境得到改善。
◆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使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向北扩展至黑龙江流域。
新课讲解
3.说说你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发展农业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最适合当地的农业类型,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合理配置农作物的比例。
21cnjy
新课讲解
A地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近郊,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有如下选择: 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禽等生产。你认为B、C两地的农民该如何选择?为什么?
B地应为第二种选择,因为B地距离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运输成本低。
C地应为第一种选择,因为C地距离城市远,且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
新课讲解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
●技术水平
●国家政策
21cnjy
新课讲解
近年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先后规划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若干农产品主产区,使它们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棉油糖、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东北平原主产区
玉米、水稻、大豆、畜产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畜产
长江流域主产区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畜产、水产
华南主产区
水稻、甘蔗、水产
汾渭平原主产区
小麦、玉米
河套灌区主产区
小麦
甘肃新疆主产区
棉花、小麦
拓展延伸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长江流域:
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
南部沿海地区:
珠江三角洲
新课讲解
议一议:
为什么我国的商品粮基地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而华北地区却没有?
长江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人口稠密,消耗量大。
华北地区:水土配合不均衡,耕地多,水资源短缺,所
以不能发挥地区优势,没有商品粮基地建设。
21cnjy
新课讲解
趋势:不断上升
(二)走科技兴农之路
读图说说我国大豆、谷物进口量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简要分析其原因。
原因:
●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降低;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新课讲解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为优质、高产、高效
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和商品率;
●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说一说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1cnjy
新课讲解
良种培育
无土栽培
新课讲解
节水灌溉
病虫害防治
21cnjy
拓展延伸
新型农业
创汇农业:
外向型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绿色农业:
侧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
观光农业:
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引导游客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
新课讲解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1cnjy
新课讲解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
举出几种当地最常用的农业机械名称
当地推广了哪些农作物新品种?
近年来当地种植、栽培、养殖方式上有哪些革新?
当地是否经常利用互联网了解市场信息、销售农产品?
其他
感知身边的农业科技
家住乡村的同学调查了解家乡农业科技带来的变化,并填写表格:
新课讲解
感知身边的农业科技
家住城市的同学去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调查了解农业科技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填写表格: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
举出一种农产品的新品种名称
列举三种反季节蔬菜、瓜果的名称
找出一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查看其产地
了解海鲜或乳制品的保鲜技术和运输过程
其他
21cnjy
1.下列说法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
A.在珠三角实行桑基鱼塘
B.在内蒙古地区大力实行粮食种植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D.在上海近郊发展乳畜业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1cnjy
3.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陡坡上开垦荒地
B.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C.在耕地上建设开发区,发展经济
D.西双版纳毁林开荒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标志是( )
A.山区发展经济林
B.改造中低产田
C.兴修水利抗旱
D.建立生态农业园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1cnjy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基地生产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点发展农业,走科技兴农之路。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基地建设
走科技兴农之路
21cnjy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