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1.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割给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2.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所以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紧接着鸦片战争之后进行的第二次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由英军再次挑衅而爆发的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性质、影响是一致的
D.因为走私鸦片被制止,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如图是一场战争后留下的建筑物残迹,它记录着列强在近代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注:時一时;開一开;豐一丰;廣東一广东;國一国;圓明園一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
A.1840年
B.1842年
C.1856年
D.1860年
5.
马克思说:“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史实,正确的是(
)
①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③英法联军攻陷天津④英法联军攻陷大沽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7.
19世纪60年代,一位华侨回到上海,他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
A.看报纸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凯旋归来
B.听朋友介绍北京爆发了学生运动
C.听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D.看到日本人在上海大规模开办工厂
8.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9.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的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10.近代史上,沙俄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沙俄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千米领土和取得贸易免税权的分别是(
)
A.《中俄伊塔通商章程》和《中俄改订条约》
B.《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伊塔通商章程》
C.《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和《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处。
──瓦德西
请你回答:
(1)材料一中“军人”“进入皇宫的宫殿”是指的谁?进入什么地方进行的抢劫?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战争期间?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2)材料二所说的是什么的事情?他们是什么时间进入北京城的?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个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英法联军在此次战争中还给人类文明史带来一场浩劫是指什么事件?
(3)结合所学,谈一谈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C
3.B
4.D
5.C
6.A
7.C
8.C
9.A
10.B
11.
(1)英法联军;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危害: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危害: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1)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完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3)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腐朽(或清政府腐败无能等);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是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共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改订条约》割占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故选D。
本题考查中俄《北京条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
观察图片可知,这是被焚烧后圆明园远瀛观和大水法残迹。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4.
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可知,图片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所以“咸丰十年”是1860年。排除ABC,故选D。
5.
略
6.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一路北上,1858年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借口换约受阻,相继攻陷大沽、天津,10月攻占北京,并占领洗劫圆明园,后火烧圆明园,造成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
7.
本题考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解答本题要紧扣:19世纪60年代、上海。1860年,太平军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犯青浦的太平军,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亲率援军赶到,瞄准洋枪队冲锋在前的士兵,一阵射击,把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华尔身中数弹,从马上栽下来,被部下救走。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故选C。
8.
本题考查的是天平天国运动反抗中外反动势力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宣布“借师助剿”,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还没有和西方侵略势力勾结起来,故AB错误;义和团运动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虽然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但是不是开端,故D错误。故选C。
9.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
10.
依据题干信息“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千米领土”“取得贸易免税权”,结合所学知识:1864年,通过《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俄国割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千米领土;1851年,通过《中俄伊塔通商章程》,俄国在新疆取得了设立领事、贸易免税和领事裁判等特权。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俄国侵华史的知识点,应准确把握《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伊塔通商章程》的内容。
解答本题要熟记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11.
(1)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识记和对比分析能力。材料一出自英国《泰晤士报》,结合内容军人洗劫皇家宫殿,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所以危害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识记和对比分析能力。材料二出自瓦德西之口,据此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英法俄日等国组成八国联军两千多人以瓦德西为统帅进犯北京,8月洗劫北京城。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说危害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影响,属于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分别是: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抢劫并火烧了具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材料二中的两件兽首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抢劫的。
(3)本题考查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等,但根本原因则是清政府政治腐败,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4)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紧扣材料主题和问题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知识,属于识记内容,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并且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具有万圆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材料二中的那两件兽首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抢劫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3)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等权利受到了严重侵害,所以《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选择题
综合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