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1)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散文,它用比较的手法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走遍天下书为侣。
文章中有这样几个地方学生开始很难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你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学生开始很难解,于是我与办公室的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商量怎样引导学生,有的老师说,可以从语言文字的品味去引导,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有的老师说,应该从生活中的实例去引导,比如生活中的友谊,生活中的家,立刻就有老师反对,那学生还是不能理解“真想不到你还懂这个。”;有的老师建议,让学生从读书的角度谈自己的体会,这样更直接,避免拐弯抹角,把学生转糊涂了。
上课了,我从读书的角度让学生谈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会,于是我引导学生,“读一本书有四遍的同学把手举起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有30个学生曾经读过一本书四遍以上,有16个同学读一本书有8遍以上,有5个同学读一本书有12遍以上,甚至有一个同学读《三国演义》21遍之多。看来从读书的角度引导学生,有戏!于是我接着问:“你们想知道赵鑫源为什么能读《三国演义》21遍之多吗?”学生们纷纷要求赵鑫源说说原因。赵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其实第一次是妈妈逼着我看的,也没大收获。当我读到‘宴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的时候,我才感兴趣的。后来我们学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我想知道诸葛亮到底有多神,于是又我翻起了这本书,这次,我专门看了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发现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善用人。”“你后来为什么又看了那么多遍呢?”“我想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愿意帮刘备做事,还忠心耿耿。于是我就又去看有关刘备的章节……这样,我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而且每次都能收获一些新的东西,所以看了这么多遍。”他说完,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羡慕地看着他。我趁机引导其他学生也说说自己读书的过程,最后我点拨:“他们为什么能看一本书那么多次呢?”学生有所感悟地说:“是因为他们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书、自己喜爱的书。”“你们遇到自己喜爱的书会怎样?”“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书就像你的朋友、你的家……”“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至此,学生已完全沉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课文中,不由自主地朗诵起来。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朋友、家实际上是在说读书,“真想不到你还懂这个”是说我们再次读那本书的时候,就会有新的发现;“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是说每次看同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以前忽视的东西的时候,那种恍然大悟的感受。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到底是怎样的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比 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 (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