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4课 《诗经》两首—静女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简介二言诗四言诗
骚体诗五言诗唐宋之前
古体诗“断竹、续竹、飞土、逐六”—《吴越春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有称“诗三百”。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有学者认为是周王经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也有认为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全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采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包括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本文三篇均选自国风。诗经六艺体制表现
手法风(十五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赋
比
兴风土之音(民间歌谣)朝廷之音(宫廷乐曲)宗庙之音(宗庙祭祀)周南. 召南. 邶风. 鄘风. 卫风. 王风. 郑风. 齐风. 魏风.唐风. 秦风. 陈风. 桧风. 曹风. 豳风“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
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
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四、反映劳动生活
五、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
揭露他们的残暴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这首诗格调轻松优美,把民间一对男女恋人约会时的情景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美丽等待,等候。通“薆”,隐藏,隐蔽。通“现”,出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美好赠送红色的管萧。管,有人说是茅草。“说”通“悦”。喜爱通“馈”,赠送。的确,确实。“匪”通“非”。“女”通“汝”,你。这里代指“荑草” 赠送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问:这三节分别是在写什么?俟于城隅不见人(场景)☆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第一章前两句交代事情的起因,一个漂亮的姑娘约小伙子到城头约会,这两句很好地表现小伙子赴约时那种激动、幸福和不无得意的心情。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有炜思情人(心理)第二章写约会的场面,姑娘露面并以彤管相赠“彤管
有炜,说怿女美”,既可以看作是小伙子当时的心理
活动,也是双关语,小伙子托物抒情,表面上赞美彤
管,实际上是赞美赠彤管给他的姑娘。
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
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
乙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爱屋及乌美归荑(心理)☆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第三章还是写约会情景。头两句“自牧归荑,洵美且
异”,称赞草实在是美得出奇,夸物实际上是夸人,
这里还是双关,最后两句小伙子就直接敞开心扉,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并不是物本身有什么
美,而是爱人及物、托物抒情
一、《静女》诗中,女主人公采取了哪些爱情的举动?她的基本形象是怎么样的?(用几个简练的词语表达)提示:
开始故意不见、赠送男子彤管、赠予男子荑草;
美丽、活泼、热烈
?二、重点阅读“爱而不见,搔手踟蹰”、“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以及“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几句,并分析其内涵。这里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提示:
从一忧一喜的对比,最后热恋的欢
乐中,描写了男主人公见到恋人前
后的不同心情。表现了男子的真挚
而专一的情感。
纯朴、真挚、专情 三、细读全诗,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男女双方真挚活泼的举动,造就了这次轻松愉快约会,人美,情也美。除此人美、情美以外,还用了什么因素营造了这一这首诗优美的整体意味呢?(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提示:
人美——静女、真挚专情的男子
情美——真挚、热烈、专一
境美——爱而不见、赠彤管、匮牧荑
语言美——押韵、双关、重章叠句 《邶风?静女》是一首极富幽默情趣的爱情短诗,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的一次令人心跳的约会,表现了男青年对女友一往情深的爱情。这首诗篇幅很短,却将感情的细腻变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静女赠彤管喜爱大赞约会赞美赠物真诚情深为什么青年最喜欢普通的荑草?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青年对彤管只欣赏它鲜艳的色泽,而对普通的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包含着姑娘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邶风·静女》采用“赋”的手法直接铺叙陈述。通过对男青年等待时的动作细节描写和他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他热烈淳朴的恋情。 《邶风·静女》中的赋 《静女》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描绘了“我”见到恋人前后的不同心情。全诗三章。第一章重在写场景,后两章重在写心理。
第一章写青年之着急,第二章写青年之爱恋,
第三章写青年之诚挚。
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男青年的形象真诚憨厚,他的恋情也真实感人,静女则是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少女形象。写作特色:
1、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2、重章叠句:更富节奏感,回环往复,琅琅上口。
3、双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也指姑娘。男青年托物抒情,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他对姑娘的喜爱之情。4、心理活动细腻传神,善于抓住人物的感情变化:先忧后喜。
5、借物抒情:对彤管和荑的喜爱其实是“爱屋及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