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国际部) 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国际部) 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5 18: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14)班
历史试卷
(闭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
(注: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一律写在装订线以外规定的地方,卷面不得出现任何标记。)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道)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时间是
A.约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B.约公元20世纪70年代
C.约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D.约公元21世纪70年代
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分封了71个诸侯,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并对周天子承担朝贡、
提供赋役等义务。这反映西周实行
A.行省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
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
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
4.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5.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皇帝制
6.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政”指秦之“暴政”
C.“制”是指郡县制
D.柳宗元的判断正确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
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中外朝制度
C.节度使制度
D.郡国并行制度
8.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卿世禄制
9.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和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
A.御史大夫、知州
B.刺史、通判
C.刺史、知州
D.御史大夫、通判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朝代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11.省是我国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行省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明朝
B.元朝
C.唐朝
D.秦朝
12.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中国
古代某一位官员对其工作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他可能供职于
A.宋代的中书门下 B.唐代的门下省
C.元代的中书省

D.清代的军机处
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你认为有
违历史真实的是
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乱” ②《隋唐英雄传》中,一读书
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郎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 ④《康熙
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
A.妇女
B.成年男子
C.奴隶
D.外邦人
15.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B.殖民扩张,崇尚武力
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贵族统治,僭主当政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开始民主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将雅典公民分为四
个等级,划分的标准是
A.才能
B.血缘
C.道德
D.财产
17.下列有关雅典“陶片放逐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重大举措
B.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C.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D.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措施
18.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
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
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梭伦执政时期
D.西塞罗生活时期
19.《十二铜表法》的发表是
A.奴隶主贵族与氏族斗争成功的结果
B.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果
C.罗马法诞生的标志
D.使贵族特权再度加强
20.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其依据是
A.法典的内容相当广泛
B.法典的内容主要代表平民的利益
C.法典规定了债务奴隶制
D.法典条文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21.《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具有法律
上的效力。”这反映出罗马法
A.保障司法独立
B.体现民主原则
C.体现公共意志
D.保护私有财产
22.罗马法体系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民法大全》的编纂
C.屋大维时期颁布系列法令
D.万民法的出现
23.法律制度历来就具有阶级性。罗马法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
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4.罗马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
①从成文法到习惯法
②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③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④从万民法到公民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考诸历史,政府机构的演变是复杂漫长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新唐书》
材料二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雍正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三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宰相的主要职能。(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汉、唐朝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分别采取的措施,并分析他们的异同点。(10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宰相制度何时废除?废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
(5)综上所述,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趋势?(4分)
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志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源。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
常由5
000到6
000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侨除
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
部问题……
——《什么是民主》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
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
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
材料四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
先声……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
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
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大会的特点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出《十二铜表法》的意义及存在的缺陷。(6分)
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罗马法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罗马法对后世的重大影响。(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