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上的水(全)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上的水(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26 12:2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1节 地球上的水我们又能在地球的哪些地方看得见水呢 ?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3.水的状态:4.水体分类:2.水的分布:固态、液态、气态(以液态为主)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分类3 (按状态分):分类1 (按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来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分类2 (按含盐量分):淡水、咸水;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阅读教材P2—3,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总储量:1.386×1018米3阅读书本P2水的分布图,思考:0.003%0.04%1、从图中可看出地球上的水可分为哪几类?
2、各类水体所占的比例如何?小结: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陆地淡水 2.53%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冰川水 68.69% 湖泊淡水 0.26% 地下淡水 30.06% 河水 0.006% 土壤水 0.05% 思考:
从图中你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
(海洋水)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冰川水)
3.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是哪些?
(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资料: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出现水危机现象?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1.淡水少,大多数分布在海洋。
2.水污染严重。
3.人口的急剧增加,用水量增加。
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007%。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讨论: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1、从冰箱中取出一支棒冰,剥开纸,棒冰上冒白气。
2、从冰箱里拿出一杯冰茶,一会儿杯外壁出现水珠。
3、天会下雨、落雾、下雪、露水等现象。4、无水硫酸铜粉末(白色)放在空气中久了之后会变蓝色。CuSO4练习:
1.下列水体,人类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无法应用的是( )
A、河水 B、海水
C、地下泉水 D、永冻土底冰
2.下列水体一定属于淡水的是( )
A、湖泊水 B、大气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BDBD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这首诗的头两句说的是什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二、水的循环 读课本P3图1-3,说说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 流到江河的水真的不能回来了吗? 1、水为什么会蒸发?
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
3、水的三态出现原因?答:1、太阳辐射
2、地心引力
3、温度的变化思考:什么是水循环? 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地表的水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三、水的循环途径:环节:成因: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类型:(1)小循环:A、陆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陆地 大气海洋 大气(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 大气 陆地水循环的意义:(1)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2)通过水循环,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读下表,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列举影响地球上水循环过程的人类行为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
毁林开荒、过度伐木三、水资源的分布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1)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2)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讨论:为什么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中的一些城市也会发生供水困难?
这些城市人口高度集中,水体分配不均,生产、生活和工业、农业用水量非常大,环境污染严重。活动:算一算,排一排,议一议134612431432460.32×1050.41×1051.78×1052.08×1050.55×1058.82×1050.70×105653241思考1.根据表中所提供的各大洲(有常住人口的洲 )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2.根据各大洲的年径流总量和人均年径流量的排序变化情况,谈谈你的看法。阅读图1-4,结合教材第5页和第6页,请你谈谈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现况:(1)我国属于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米3,居世界第六位。

(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
只有2200米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很不均匀:
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从时间分配角度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尤其是北方更加明显。缺水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谈一谈我们该怎么办?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1)控制人口 (2)跨流域调水(空间分布不均) (3)修水库 (季节变化大) (4)节约用水 (用水量大) (5)防止污染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
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
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
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
滴水汇成江河。国家节水标志 世界水日:3月22日四、 水与生命想一想:1、夏天吃西瓜时,有很多西瓜汁,说明什么?
2、把黄瓜切开,撒少量盐,过一会儿有很多水
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西瓜内含有大量的水。黄瓜内含有大量的水。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至第8页,思考水与生命有什么关系?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2.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6 干旱地区生长的猴面包树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
水分进入植物体,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A.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B.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阳光灼伤。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适应针状叶、肉质茎、根系发达水资源丰富的热带地区,茂密的雨林中生长着千姿百态的植物生长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子为细刺,根系发达。 骆驼驼峰内有大量水和脂肪,可以在沙漠中几天不吃不喝。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讨论水与生命的关系适应2.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水母98%3.动物也离不开水,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骆驼骆驼几天不喝水为何仍能在沙漠中行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对人的生命活动来说,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如食物的消化在溶于水、营养物质的输送是血液离不开水、代谢产物的排出通过尿液离不开水。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水。
动物和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摇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生物体、陆地(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等)
3、水体分类: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分类2:淡水、咸水
4、水的比例四:水与生命
1、水是地球生命 有机体的组成成分之一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不同环境下的生物,对水的适应能力不同1、水循环的过程:
成因: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二:水循环 途径: 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 (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课堂小结三:水资源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