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第八单元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第八单元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26 07: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单元备课部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能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经历条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过程,能用填统计表,涂条形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教材借助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关注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了解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信息、分析结果的方法。教材游戏性、实践性很强,便于学生在参与分析、整理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3、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建议
1.由于受学生知识面的限制,这一单元知识介绍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不要求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应尽可能地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入手。
2.在对数据加以整理时,要让学生参与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在参与中增长才干。
3.画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这样图形就显得美观。
4.注意留心身边的各种问题,加强收集数据的意识,熟悉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课时
2.我学会了吗?
1
课时+机动1
总计
3课时
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84,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认识有关统计知识和统计方法进行了解,引导学生感受渗透与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中的统计思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
过程与方法:
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的方法。
难点: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完成前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让男女分别站起来,统计班里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要学习的新知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设计意图:由身边常见的小事引出对统计的初步感知,这样放低了探究新知的难度,这进一步探索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班级学生体检身高情况。
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怎么样?
师:我该怎样分析,才能看出身高情况?
引导学生回答:
(1)先调查一下每个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
(2)需要测量出每人现在的身高
(3)查一下去年的身高记录,算出身高增长几厘米?
分小组调查填表,学生交流。
第(
)小组身高增长情况(厘米)
姓名
身高
2.师:请把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整理一下吧!
三年级(
)班学生身高增长情况统计表
增长高度(厘米)
6及6
以下
7
8
9
10及10以上
人数
先统计出本班学生身高增长情况,数出班级中身高增加多少厘米的人数分别填
在相应的数字段里,再看看各数字段里各有多少人。
说一说:各数字段里各有多少人?学生回答。
问:哪个数字段里的学生最多呢?(生根据实际回答)
3.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一起绘制统计图。
说一说,这个统计图图的纵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横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2)学生交流绘制。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数据,绘制统计图,体会统计图之前做的工作是收集和整理数据。体会知识的生成需要一个探索过程。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88页自主练习第1小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学生活动时,先要准备好活动所用的工具(皮尺),再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该活动分三部分,一是说一说,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记录测量的结果;二是涂一涂、填一填,根据测量结果填涂统计表和条形图;三是议一议,根据统计表和条形图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练习的巩固,对本课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四)达标反馈
一、学校要给同学们买一些新书,对同学们最喜欢看的课外书做了调查,结果
种类
科技书
故事书
文艺书
其他
人数
7
12
8
6
科技书
故事书
文艺书
v
其他
1.爱好(
)的人数最多,爱好(
)的人数最少。
2.你认为怎样买书比较合理,与同伴交流一下。
答案:一、1.故事书
其他
2买有用的书,买了就要看,多买科技类的。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还想说点儿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习,谈谈收获和体会,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提升方法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观察下面统计图。判断谁说得对,为什么?
各组获奖人数统计图
(1)小明:第三组的条形最高,所以三组获奖人数最多。
(2)小丽:第一组获奖人数比第二组多4人。
(3)小红:第三组获奖人数最少,二组获奖人数最多,一组是10人。
答案:
小明错小丽错小红对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
)小组身高增长情况(厘米)
姓名
身高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照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先自己整理身高增长情况的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统计图,使知识的生成过程显得自然、连贯。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出示课件:小朋友从婴儿到现在身高增长情况
师:1岁时,增加了多少厘米?
生:26厘米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这个26厘米就是从新生儿到1岁里增长的身高。
师:什么叫身高的增长?身高增长其实就是指现在比过去的身高增加了多少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一年长多高呢?
生:用现在的身高减去去年的身高。
(二)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能用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过程,能用填统计表、涂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学习了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能用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再学习起来难度就低多了。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由于爱到知识面的限制,本单元不要求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
1.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难点: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5)教法、学法
教法:让学生参与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在参与中成长。
学法:注意留心身边的各种问题,加强收集数据的意识,多动手,独立思考。
(6)说教学过程
1.初步感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咱们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怎样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一下。你做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要想知道增长情况必须测量出每人现在的身高,再去查一下去年的身高记录算出增长的情况。以后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数据。
2.探索发现
1、哪个小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增长情况。小组汇报。
怎样把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整理整理呢?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出示统计表
让学生根据每组的情况填写,并提问学生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增长高度
6及6以下
7
8
9
10及10以上










接着再出示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人数涂格子,学生动手涂,教师提示涂得时候要从下往上涂,涂均匀,对准下面的数字,涂完让学生相互说说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3.巩固应用
做自主练习1、2、3、4题
4.归纳总结
各位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表现和所得的收获,然后说给大家听。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学习的快乐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说板书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
)小组身高增长情况(厘米)
我在设计板书时遵循了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91,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根据要注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通过读图、画图能对数据做简单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画长短合适的条形。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字统计表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绘制完整的统计图。
难点:绘制统计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完成前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们自己的梦想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梦想进行鼓励。)
设计意图:以交流谈话的方式,从谈自己梦想的角度出发,使本节课上来就吸引住了学生。
(二)探究新知
一、解决问题。
1.出示第91页例题。
谈话:下面是三年级一班进行“我的梦想”情况调查,下面是情况调查表。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问题:
想当科学家的有15人;
想当军人的有12人;
想当医生的有6人……
2.解决问题。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根据你们所了解的这些信息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出示自学提示:
(1)全班一共有多少同学?
(2)喜欢哪种职业的人数最多?谈一谈你的想法。
(3)你能根据我们的统计表来绘制统计图吗?
学生观察后交流看法
绘制统计图
展示统计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纵轴一个格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说一说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统计图的画法,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吸收。同时展示统计图,便于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
(三)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91页问题口袋中提出的问题。
小组内完成,教师巡视,可以选择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小组内交流时有的问题能难到其他伙伴,会给提出问题的同学自信心,能解答出组内成员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达标反馈
一、完成统计图的填写,想一想,怎样制作统计图。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节数
12
18
15
11
(1)出示三年级学生回收废电池的情况统计表。
(2)完成统计图。
答案:略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还想说点儿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习,谈谈收获和体会,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提升方法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课三年级一班进行“套圈游戏”,下面是他们各组的得分情况。
小组
得分
一组
10
二组
12
三组
5
四组
15
五组
8
哪个小组套中的最多,哪个小组套中的最少?
制作统计图。
答案:五组最多,三组最少。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1)全班一共有多少同学?
(2)喜欢哪种职业的人数最多?谈一谈你的想法。
(3)你能根据我们的统计表来绘制统计图吗?
教学反思
虽然统计知识学生已经接触过,但这节课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中数轴中所代表的单位和条形的画法,同时,能根据所统计图中的信息获得新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的学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奠定基础。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知道吗?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过:“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体育锻炼真重要啊,我们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就搞得非常好,请看录像。(放录像)
师:老师对参加各种项目的人数做了统计,并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师:从这张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知道了参加各种项目的人数。
师:同学们,其实还有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的统计方式,那就是统计图。(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师:上节课我们学的就是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统计图是利用点、线、面、体等绘制成几何图形,以表示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工具。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在统计学中把利用统计图形表现统计资料的方法叫做统计图示法。其特点是:形象具体、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其主要用途有:表示现象间的对比关系;揭露总体结构;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揭示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反映总体单位的分配情况;说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统计图一般包括: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
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数量,便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