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孔子拜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7《孔子拜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2 08: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17孔子拜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
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
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
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人们修建孔庙
纪念他。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老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人(今河南),道教中太上老君就是对老子的尊称。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中有称老子为老聃,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其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影响也很广泛。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我会读远近闻名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毫无保留传授佩服相聚渊博敬重词语理解风餐露宿——
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说明孔子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
的急切心情。第一部分(1)孔子决意拜师。
第二部分(2)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第三部分(3)写孔子认真求学。
第四部分(4)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文章结构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孔子老子
1、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觉?合作探究 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谦虚好学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jiān)程,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
为了学到知识,历尽千辛万苦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
大有长进的。”谦虚有礼貌谦虚有礼貌“……听说你要来,
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孔子老子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
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
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毫无保留传授诲人不倦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闷迎丘等mènqiūyíngděng闻仆尘纳wénchénpǔnà我会写止授境品zhǐjìngshòupǐn我会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