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第六单元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第六单元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26 07: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和“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为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教材特点是:
1、选取的素材生动有趣,而且具有科学性。教材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有童趣的教材中,突出了本套教材由“故事串”引出“情境串”的特点,而且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重视计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紧密结合,寓学习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教学,教材的编写注重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计算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又服务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练习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既有填一填、连一连、辩对错等练习形式,也有找规律、数字游戏、创设数学情境解决问题等练习方式。选取的素材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和“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并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3、解决“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问题。
教学难点
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笔算。
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笔算。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理解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多样性。
2、利用知识迁移,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地教学方法。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采用尝试、讨论等方法学习新的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口算、估算、笔算等不同方法。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和比较各种算法,
从而根据题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4、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都得到提高。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对计算速度不宜提过高或统一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允许他们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多种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分别解答,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多样的练习方式,为学生创造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计算的工具性。
课时安排
共5课时
机动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
菜园卫士——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1
灭鼠能手——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1
树林医生——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
1
池塘卫士——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
1
算式推理
1
合计
5
1菜园卫士——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7页,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提示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是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为知识基础,它既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延续及发展。本课共设置4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主要学习连续进位的加法,后两个问题主要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其中,两个红点问题是关键,教材作了全方位的探索,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利用已有的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的知识,通过迁移得到连续进位或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以电脑娃娃的话“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提示我们对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可采用先尝试再讨论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以及“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知道)
2、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
3、(课件出示信息窗)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数学信息:
生:茄子一共有435棵,已检查了276棵
生:白菜已检查了189棵,还剩394棵没有检查
生:七星瓢虫,茄子地里有247只,白菜地里有158只
(2)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生: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
生: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生: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生:……
设计意图:农村的小孩子们都认识七星瓢虫,提到它,孩子们兴奋了很多,整节课对今天的学习内容都会投入最大的热情。
(二)探究新知: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1)读信息:已检查了189棵,还剩394棵快来检查
(2)列式:189+394=
(3)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法。(学生利用已有的加法经验,想一想、算一算)
(4)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估算、列竖式算、用计数器拨)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当出现竖式计算时,要板书竖式:
1
8
9
+
3
191
4
5
8
3
(5)让学生对照竖式再说一说算理及算法。
(6)学生独立解决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孩子们演示板书汇报进行集体订正
2
4
7
+
11
51
8
4
0
5
(7)小结: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计算加法时要的问题。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生: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生:……
2、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1)你自己能解决吗?自己试一试。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
说到竖式时要板书:
˙˙
4
3
5
—2
7
6
1
5
9
(3)说算法:个位减起,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15减6等于9,十位2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12减7等于5,百位3减2等于1,所以,435减276等于159。
(4)学生独立解决: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用你喜欢的方法去做。全班交流自己的竖式算法。
(5)小结: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10用,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当10用,……
生:哪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当10用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在学生进行竖式计算时,一定要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多说算理,并及时进行巩固,有助于检查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三)巩固新知:
1、解决剩余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让学生主要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算的。)
2、列竖式计算:
192+58=
432—153=
646+354=
542—169=
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竖式计算的算法。
设计意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很多,独立完成剩余问题,是对知识的检查,也是对学生的尊重,解决完自己提出的问题,孩子们也有成功感。
(四)达标反馈
火眼金睛辨对错
3
7
8
3
8
5
+
2
6
7
+4
5
7
6
3
5
8
4
2
6
1
5
6
2
5
-4
5
7
-3
8
6
1
6
8
2
3
9
答案:×

×

改错:
5
-4
5
7
1
5
8
改错:
3
7
8
+
21
61
7
6
4
5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生:我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每张卡片上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2、我会填
被减数
796
320
减数
429
421

106
268
3、小白鸽送信。
4、计算并验算
465+389=
729-684=
975-486=
5、学校商店上午卖出219根冰棒,下午卖出392根冰棒,一天一共卖出多少根冰棒?
6、同学们去爬山,这座山高987米,小明爬了398米,还有多少米就爬到了山顶?
答案:1、913,719;970,116;962,246;919,529。
2、367,214,689。
3、第一只白鸽是915号信箱,第二只白鸽是483号信箱,第三只白鸽是516号信箱,第四只白鸽是158号信箱。
4、854,45,489。验算略。
5、
219+392=611(根)
2
1
9
+
31
91
2
6
1
1
答:一天一共卖出611根冰棒。
6、987-398=589(米)
9
8
7
-
3
9
8
5
8
9
答:还有589米就爬到了山顶.
板书设计
菜园卫士——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已检查了189棵,还剩394棵快来检查
189+394=583(棵)
1
8
9
+
3
191
4
5
8
3
答:一共有583棵白菜。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435-276=159(棵)
·
·
4
3
5
—2
7
6
1
5
9
答:还有159棵茄子没检查。
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做到了:
1、给足独立尝试与合作交流的时间。要提高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应发挥学生主动性。在教学中,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生独立尝试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说算理,互说算理,相互指正,在充分说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以幽默语言,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如果没有点新颖的东西出来,学生往往感到乏味、疲惫的。如果课堂中多点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充分说理的基础上,我以幽默言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通过兴趣的说,快乐积极的说,理解算理,掌握方法。以趣味性的说理来突破知识重点或难点,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又叫金龟,俗称花大姐。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和西南等一些省区;另记载于蒙古、朝鲜、日本、原苏联、印度及欧洲地区。成虫体长5.2-6.5毫米,宽4-5.6毫米。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半个水瓢状。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1淡黄色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黄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两侧共有7个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地。体腹及足黑色。
 七星瓢虫是著名的害虫天敌,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
七星瓢虫有较强的自卫能力,虽然身体只有黄豆那么大,但许多强敌都对它无可奈何。它3对细脚的关节上有一种“化学武器”,当遇到敌害侵袭时,它的脚关节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使敌人因受不了
而仓皇退却、逃走。它还有一套装死的本领,当遇到强敌和危险时,它就立即从树上落到地下,把3对细脚收缩在肚子底下,装死躺下,瞒过敌人而求生。
瓢虫之间还有一种奇妙的习性:益虫和害虫之间界限分明,互不干扰,互不通婚,各自保持着传统习惯,因而不论传下多少代,不会产生“混血儿”,也不会改变各自的传统习性。
数学资料:
装水果478千克
装水果365千克
两辆汽车一共装了多少千克水果?
答案:478+365=843(千克)答:两辆汽车一共装了843千克水果。
2灭鼠能手——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1页,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提示
本节课主要学习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是整数加减法中的难点。它既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延续及发展,又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终结和完善,是整数加减计算教学的最高阶段,是以后学习乘数是三位数乘法和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
信息窗2的情境图呈现的是猫头鹰一家三口在田野里夜间捉鼠的场面。为避免信息呈现上的重复,教材以表格的形式将它们的捉鼠数量进行了统计,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由于猫头鹰昼伏夜出的生活特性,使它给人以神秘感,这正是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材料。
计数器是学习退位减法的最好工具。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连续退位的过程,一定要让他们人人动手,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好好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练掌握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理解算理。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能将整百数在计数器上用每个数位上都有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2、经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寻找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教学难点: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激趣引入
今天啊,一起到田野里去看一看,再认识一些小卫士。
2、找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猫头鹰妈妈
猫头鹰爸爸
猫头鹰孩子
每月捕鼠只数
205只
300只
116只
3、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3)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
4、引导导入今天学习内容
老师知道三位数加三位数,已经难不住我们班的孩子了,我们把你们提到的这样的问题留到课下自己完成,今天我们来研究富有挑战性的这几个减法问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继续以学生感兴趣的田园好朋友入手,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法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1)怎么列式:205—11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并作好记录。
(3)交流算法:
方法一:估算
把205看作200,把116看作100,205—116约等于100。
方法二:用计数器拨珠计算
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先拨出205,接下来从个位减6,个位上只有5不够减,应从十位退1当十,但这会儿十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明确因为加减法是相邻数位之间发生进退关系,所以个位不够只能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再向百位借,从百位上借来的只能先回到十位,这时再从十位上借1回到个位。
强调人人动手,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好好感悟205-116的连续退位的过程。
方法三:列竖式笔算
提醒学生:注意验算,要细心。
(4)比较这几种算法进行优化。
2、探究被减数是整百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法。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
(1)列算式:300-11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并作好记录。
(3)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一:估算
116接近100,所以300减116约等于200。
方法二:用计数器算(人人动手拨一拨)
让学生动手边拨边算,重点是个位上没有珠子怎么办?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又该怎么办?
方法三:笔算(强调验算)
方法四:口算
生:
300-100=200,200-16=184
生:我觉得口算比较简单
(4)优化算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我觉得都很简单
生:口算好,不要写,想一想就行
(5)总结: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率,我们必须要掌握笔算的方法,结合你的笔算经验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从个位算起。
(6)笔算相信你一定行!504-129=
700-324=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通过比较发现用竖式计算能保证正确率,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与此同时,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
检查学生的竖式计算,发现学生的错误。
2.火眼金眼辨对错。
检查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怎样才能做到。
答案:1、277,227,114。2、×,√。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选择题目进行再一次巩固,提高计算技能。
(四)达标反馈
1、算一算,填一填。
被减数
602
408
800
500
706
减数
475
299
357
213
268

2、解决问题:超市原有405袋大米,这一周卖出了236袋,现在超市还有大米多少袋?
答案:1、127
,109,447,288,
438。2、405-236=169(袋)答:现在超市还有大米169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生:我知道笔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生:笔算时要认真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做一做
2、解决问题
3、列式计算
(1)500比436多多少?
(2)297比386少多少?
4、
(1)白兔有356只,黑兔比白兔少166只,黑兔有多少只?
(2)一年级有学生456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58人,二年级有多少人?
5、算一算,填一填。
被减数
602
408
800
500
706
减数
475
299
357
213
268

答案:
1、63,252,151,277。
2、
200-169=31(元)答:应找回31元。
3、500-436=64,,386-297=89
4、356-166=190(只)答:黑兔有190只。456+58=514(人)答:二年级有514人。
5、127,109,447,288,438。
板书设计
捕鼠能手——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205-116=89(只)
··
20
5
-
1
1
6
8
9
答: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89只。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300-116=184(只)
··
3
0
0
-
1
1
6
1
8
4
答: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184只。
归纳:笔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若十位为0就再向百位借。
教学反思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十位先向百位借1,即10个10,然后十位退1作10,借个位10个1。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各位数上的变化情况因为有0的出现而更加复杂。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教学时,和所有老师一样,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一遍遍地反复说算理,说计算过程,在说的过程中我重点强调了这样一点:我紧紧抓住为什么十位上的0会变成9?以及教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300—116时,不断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个“0”是不同的,中间的“0”尽力了“借”与“被借”两个过程,而末尾的“0”只有借的过程,明确算理。有效的课堂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问题。
 计算教学在数学学科中占很大的比例。怎样能使计算教学不枯燥、乏味,充满趣味性,使学生乐学、爱学,我也一直在不断思索。多学习,多尝试,上好每一节计算课,争取让每一位孩子能掌握好这一基本技能。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捕鼠能手——猫头鹰
猫头鹰的眼睛又圆又大,很像猫的眼睛,所以被称为猫头鹰。它的双眼不像其他鸟类那样生在头部两侧,而是长在正前方;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形成所谓“面盘”。嘴和爪都弯曲呈钩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夜间和黄昏活动,主食鼠类,有时也捕食小鸟或大型昆虫,是农林益鸟。
苏联鸟类学家曾做过统计,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捕1000只左右的老鼠,而一只老鼠一个夏天要糟踏粮食1千克左右。以此推算,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可替人类保护1吨粮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产蛋后的猫头鹰,孵蛋也与众不同。大多数鸟类,如野鸭、大雁、燕子、麻雀等,都是产完最后一枚蛋才开始孵蛋。可是猫头鹰生下第一个蛋后就开始孵,然后边产边孵,因此幼鸟出壳也有先有后。“大哥哥”已长得又大又胖时,“小弟弟”却还刚睁眼,有的甚至还未出壳呢!
  
鸟类学家们发现,猫头鹰的自然死亡率非常高。法国鸟类学家巴德维安在1972~1977年研究过1000对猫头鹰的繁殖。他发现,猫头鹰的幼雏之间有非常严重的同类相残现象。每年,大约有2/3的猫头鹰幼雏死于同类间的残杀中,这种现象在食物缺乏的年份更多。其他国家的鸟类学家发现,每年大约有25%左右的成年猫头鹰自然死亡。如果加上因吃被毒死的老鼠、被杀虫剂杀死的昆虫而死亡的数量,猫头鹰的死亡率就更大。
现在我们知道,猫头鹰这种对人类极为有益的鸟是很脆弱的,它们太需要人类的保护了。
数学资源:
这两种电饭锅相差多少元?
答案:507-348=159(元)答:这两种电饭锅相差159元。
精彩教学片段:
师:我们一起解决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问题
师:怎么列式:
生:205—116=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并作好记录。
(3)交流算法:
生:方法一:估算
把205看作200,把116看作100,205—116约等于100。
生:方法二:用计数器拨珠计算
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先拨出205,接下来从个位减6,个位上只有5不够减,应从十位退1当十,但这会儿十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明确因为加减法是相邻数位之间发生进退关系,所以个位不够只能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再向百位借,从百位上借来的只能先回到十位,这时再从十位上借1回到个位。
强调人人动手,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好好感悟205-116的连续退位的过程。
生:方法三:列竖式笔算
师:提醒学生:注意验算,要细心。
3树林医生——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75页,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提示
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样类型的实际问题,这是生活中涉及非常多的一类典型的问题。这是对前面所学的三位数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同时又是今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的基础。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教学在出示情境图之后,学生通过观察画面,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然后就进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部分:分析数量关系。数量之间的比多少问题历来是学习的重点,特别是反叙的比多少问题,其原因就是学生不从数量关系去分析,往往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机械地处理问题,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表象,并会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以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为依托,以建立“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为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长短不同的纸条3根,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长短不同的纸条3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森林里的大树生病了,有哪些医生能为它们看病呢?(生答:啄木鸟,)
2、树林医生还有谁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3、找信息: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黄鹂捉了146只虫子,
生: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虫子,
生: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
4、提出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生:黄鹂捉了多少只虫子?
生:喜鹊和黄鹂一共捉了多少只虫子?
生:……
5、今天我们我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找信息,提问题,层层深入,教师板书时注意信息和问题的搭配,培养学生完整地解决问题的结构。
(二)探究新知:
1.确定纸条和三个小医生之间的关系
(1)仔细读信息,选择相应的纸条
生:黄鹂捉了146只虫子,是中间一条纸条
生: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虫子,是最长的纸条
生: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是最短的纸条
(2)同学们太棒了,现在把我们的纸条写上它们的名字吧。
2、问题一: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1)找信息:
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
(2)小组内利用纸条将题目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比一比哪位同学表示得最清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摆法一:
黄鹂:
喜鹊:
摆法二:
146只
黄鹂:
多38只
喜鹊:
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4)优化两种方法
生:我喜欢第二种方法,标上数字更具体形象
生:我也喜欢第二张方法,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都非常明确。
(5)课件显示线段图(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生: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多让几个学生看线段图描述信息和问题,巩固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
(6)列式:146+38=
(7)思考:说一说为什么选择加法计算
生:喜鹊捉的多,所以我们应该用黄鹂的只数加上多的38只,
生:黄鹂的只数加上多的38只,才是喜鹊的只数。
总结:求多的部分,用加法计算。
(8)学生独立解答,找个人学生上台演示
(要求:列竖式计算,单位和答案一定要完整。)
2.问题二: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1)找信息:
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
(2)小组内利用纸条将题目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比一比哪位同学表示得最清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摆法:
146只
黄鹂:
啄木鸟:
少12只
?只
(4)课件显示线段图(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生: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求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多让几个学生看线段图描述信息和问题,巩固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
(5)列式:146-12=
(6)思考:说一说为什么选择减法计算
生:啄木鸟捉的少,所以我们应该用黄鹂的只数减少的12只,
生:黄鹂的只数减少的12只,才是啄木鸟的只数。
总结:求少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7)学生独立解答,找个人学生上台演示
(要求:列竖式计算,单位和答案一定要完整。)
设计意图: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只从字面理解,孩子们有一定的困难,借助纸条理清数量关系,过渡到线段图,这样的教学过程易于学生接受,从直观到抽象,符号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巩固新知:
1、根据叙述判断谁多谁少。
红花比黄花多5朵。
杨树比柳树少23棵。
白兔比黑兔少30只。
教师出示这些信息,让学生读完之后进行判断,谁多,谁少。
2、看图列式计算。
50本
146朵
文艺书:
红花:
多15本
故事书:
黄花:
?本
?朵
(1)说图意
(2)列算式
(3)学生进行主动解答
答案:1、红花多,黄花少。柳树多,杨树少。黑兔多,白兔少。
2、50+15=65(本)
146-38=108(朵)
设计意图:第一题练习,判断谁多谁少,非常有必要,因为只有知道了谁多谁少才能选择正确方法进行计算。第二题是为了再一次巩固学生对线段图的认识和解答。
(四)达标反馈
1、妈妈身高159厘米,小明比妈妈矮35厘米,小明的身高是多少米?
2、拍球比赛。
小军拍了153下,小红比小军多拍了25下,小刚比小军少拍了36下。
(1)
小红拍了多少下?
(2)
小刚拍了多少下?
答案:1、159-35=124(厘米)答:小明的身高是124厘米。
2、(1)153+25=178(下)答:小红拍了178下。
(2)153-36=117(下)答:小刚拍了117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会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生:我会用纸条分析数量关系。
生:求多的部分,用加法计算,求少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
2、
(1)海洋性水生动物有多少种?
(2)淡水鱼类有多少种?
3、妈妈去商场购物,正好碰到商品大降价。
原价368元
原价305元
现价259元
现价286元
便宜了(
)元
便宜了(
)元
4、列式计算。
①200比94多多少?

甲数是306,比乙数少94,乙数是多少?
5、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00米比202米多(
)。
①602米

198米

198
(2)求比200少85的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
①200+85

200-85

200-85+200
(3)三位数加三位数,和(
)。
①一定是三位数

一定是四位数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答案:1、小华:110-30=80(厘米)答:小华跳了80厘米。
小强:110+48=158(厘米)答:小强跳了158厘米。
2、265+153=418(种)答:海洋性水生动物有418种。265-157=108(种)答:淡水鱼类有108种。
3、109,19。
4、200-94=106,306+94=400。
5、②,②,③。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146只
黄鹂:
多38只
喜鹊:
只?
146+38=184(只)答:喜鹊捉了184只虫子。
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求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146只
黄鹂:
啄木鸟:
少12只
?只
146-12=134(只)答啄木鸟捉了134只虫子。
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已有一定的基础,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几个或少几个。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的算理和算法。
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操作摆纸条,明示数量关系,紧扣加减法含义,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实现了引导学生达到从“看出”到“算出”的目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练习题的设计合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所有练习题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森林医生”啄木鸟
啄木鸟是人类的朋友,更是树木的好朋友,人们称啄木鸟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最称职的医生,它每天忙忙碌碌,乐敲敲,曲敲敲,让那些害虫无处可藏。很多时候,人们还在梦里时,啄木鸟早就起来了,“笃、笃、笃……”地不停地开始啄起来。
现在,全世界发现的啄木鸟大约有180种,有红头啄木鸟、橡树啄木鸟、大斑啄木鸟、黑啄木鸟、黑背二趾啄木鸟、绊红背啄木鸟等等。除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这两地,啄木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其中南美洲和东南亚的数量最多。
啄木鸟主要以一些害虫为食物。每天,1只啄木鸟大约能除掉1000多只害虫。据估计,在上千亩的树林里,只要有4只啄木鸟,就差不多能控制害虫的蔓延。啄木鸟能把藏在树干中的害虫掏出来吃掉,这些害虫有时能把树活活地咬死。啄木鸟的长嘴就像医生的听诊器一样,它用这个又硬又尖的长嘴敲击树干时,发出各种声音。这些声音能准确地反映出害虫躲藏的位置。知道了害虫在哪以后,啄木鸟就用嘴先啄开树皮,它的利嘴像凿子一样在树上凿个洞,然后插进害虫的巢内。啄木鸟还有神奇的舌头,啄木鸟的舌头又长又细,有14厘米长。啄木鸟的舌根上有两根能伸缩的筋,舌尖上还长着许多肉倒刺,而且它的舌尖能分泌黏液,因此,它总是可以准确无误地钩出隐藏得很深的害虫,甚至是幼虫和虫卵。一般的鸟儿都是站在树枝上,而啄木鸟却是紧抓在树干上。原来,啄木鸟的四趾是对称分布的,有两个向前,两个向后,趾尖上的钩爪非常锐利,使它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它的尾巴是支撑身子的支柱,羽轴硬而且有弹性。这样,啄木鸟不仅能抓住树干,还能够沿着树干快速移动。 
精彩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说反话”的游戏。
师:刚才的每个游戏中都有两个对比的量,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比多少的题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数学教学资源:
1、在植树活动中,一年级有372人参加,二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一年级少83人,二年级有多少人参加?
2、王强昨天去图书城买了一套124元的故事书和一套98元的科幻书,他共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元?
答案:1、372-83=289(人)答:二年级有289人参加。2、124+98=222(元)答:他要付给营业员222元。
4池塘卫士——一个条件连续使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一个条件连续使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
教学提示
本节课创设的是青蛙和蝌蚪吃蚊子的情境,教学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在出示情境图时,首先要请学生讲一讲画面意思,促使他们看懂情境图。在收集数学信息之后,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问的情况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需要一步计算解答的,鼓励学生提出需要两步计算解答的问题,为下一步探究新知做准备。
这里的两步计算解答的实际问题,是一个条件连续使用两次的,所以在学生找到信息之后,鼓励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讨论交流列式理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万以内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学会一个条件连续使用两次的两步计算的方法,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线段图,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理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逐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2、通过交流与合作,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位田园的小卫士,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新的朋友。
2、出示课本情境图。
3、找一找,它们分别是:
4、你能整理一下课本上的数学信息吗?
青青:我吃了150只蚊子
蛙蛙:我比你少吃了30只。
蝌蝌:我吃了60只蚊子幼虫
蚪蚪:我吃的比你多30只。
5、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6、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2)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设计意图:认识青蛙和蝌蚪,孩子们熟悉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有很多,教师要及时把问题分类,有助于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解决:“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1)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遍。
(2)思考:
①在这个问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
②求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就是求什么?
③先求谁的,然后把它们合起来。
(3)梳理思路,学生尝试借助小纸条摆一摆。
(4)怎样列式,课件出示线段图,根据图梳理。
先求蛙蛙的:列式:150-30=120(只)
两只青蛙合起来:120+150=270(只)
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分步计算
(5)还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来解决。
①先求蛙蛙的,然后合起来。列式:150-30+150=
②指导学生理解150-30是谁的,后面的150是谁的
③先求150-30,再用结果+150
(6)计算:150-30+150
(7)学生尝试列竖式
(8)汇报两种不同的竖式方法。
(9)总结: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不带括号),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
(10)课件出示练习题:不计算,说说他们的运算顺序。
2、学生自主解决:“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1)寻找信息,梳理思路,借助小纸条摆一摆。
(2)课件出示线段图,梳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列式:分步
先求蚪蚪:60+30=90(只)
再求蝌蝌和蚪蚪一共:90+60=150(只)
(4)综合算式:60+30+60=150(只)
(5)用竖式计算,检查孩子们的计算
(6)总结:计算连加算式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
(7)反思:课件出示连减算式:说运算顺序,不计算
(8)总结: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
设计意图: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有很多,关键是让学生通过线段图,分析好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进行正确的列式解答,并说出运算顺序。这样地学习利于学生接受,运算顺序的总结,在解决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中。
(三)巩固新知:
1、用竖式计算
234+754+120=
987-432-123=
个别学生进行板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王大妈家养了172只公鸡,128只母鸡,卖掉155只鸡,还剩多少只鸡?
(1)读信息,(2)分析:先求一共多少只鸡?再求还剩多少只鸡?
(3)列式解答。
答案:1、1108,432。
2、172+128=300(只)300-155=145(只)或172+128-155=145(只)答还剩145只鸡。
设计意图:从检查孩子们的运算顺序,再一次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再看孩子们的解决问题。在巩固练习中采用学生演示、集体订正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错误,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达标反馈
2、
答案:1、200-40+200=360(米);
320-20+320=620(根)
2、206+99-88=217(块)
答:儿童的身体有217块骨头。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生:我竖式计算时一定要对准数位。
生:我知道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很重要。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下面是一张图书借阅登表,请你把表填写完整。








下午
下午
卡通画册
82
37
29
科技画报
75
27
15
科学故事
29
24
18
2、一捆电线上午用去384米,下午用去216米,还剩400米;

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这捆电线原来有多长?
3、立华小学买白粉笔300盒,比彩色粉笔多12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4、某区九月份用电200度,比八月份节约用了54度,八月份和九月份一共用电多少度?
5、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59+148=
310-226=
答案:1、16,33,71。
2、①384+216=600(米)答这捆电线比原来短600米。②600+400=1000(米)或384+216+400=1000(米)答:这捆电线原来有1000米。
3、300-125=175(盒)300+175=475(盒)答:一共买粉笔475盒。
4、200+54=254(度),254+200=454(度),八月份和九月份一共用电454度。
5、407,84。竖式略。
板书设计
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150只
青青:
?只
蛙蛙:
少30只
先求蛙蛙多少只?150-30=120(只)
再求青青和蛙蛙一共多少只?120+150=270(只)
综合算式:150-30+150=270(只)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难度知识,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从何入手,导致孩子们的错误很多,所以教学时我注重了孩子们对数量关系的分析,通过纸条摆一摆,到线段图的分析数量,每一步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嘴,积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到位,教师的教育机智有待加强,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张开大嘴,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建模思想
由世界着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现实数学教育”观点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这一思想表明,一则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二则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的数学结论。这就意味着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所谓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目的,在作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而数学建模思想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模型作背景。如自然数集是用以描述离散数量的模型;各类几何图形也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那些基本的数学模型使我们能对与之联系的实际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数学资料:
试用526、738、482组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试一试,能组成多少道不同的算式?
5智慧广场——算式推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算式推理。
教学提示
这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简单的数学游戏入手,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期待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组织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尝试、验证等手段发展规律,猜测结论,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代数思想,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发言和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探究卡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小游戏吧?老师手里各有一个数字2和5。你能知道左手是几,右手是几吗?
2、我右手里不是2。你现在能知道我手里的数字是几吗?
3、刚才根据老师的提醒,同学们猜出了老师手中的数字,我们用到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推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有趣的推理。
设计意图:一个小小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一举两得。
(二)探究新知:
1、小小推理一:猜猜“我”是谁?
(1)我
+

=
6
仔细观察算式中的汉字有什么特点,并猜猜算式中的“我”代表几?
(2)再猜一猜“你”和“他”各代表几?

+

=
4
学生说出答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得出答案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3)总结规律:在一道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
2、小小推理二:
(1)你知道“腾”和“飞”在这道算式里各代表哪个数吗?今天咱们这些小推理家能帮帮我吗?
腾飞
+腾飞
9
2
(1)猜想:“飞”
=(

“腾”
=(

(2)自主学习探究一(每人一张探究卡,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先观察算式,找到汉字与数间的关系,再试一试,算一算。
腾飞
+腾飞
9
2
观察:“飞”在(
)位,“腾”在(
)位。
猜想:“飞”
=(

“腾”
=(

试一试,算一算:

)(

+

)(

9
2
结论:“飞”
=(

“腾”
=(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推理过程,引导孩子们自我反驳,使孩子们自主发现问题所在。
一观察、二尝试、三验证、四结论。
(3)及时梳理推理思维,帮助所有孩子们清晰推理过程。
一观察:先看运算符号
二尝试:1、个位上如果飞是1……不成立!
2、个位有进位1……
三验证:有进位时,说明个位上飞+飞=12,所以……
四结论:飞=6,腾=4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和师生交流中,不经意间经历了一个猜测、推理的过程,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知识与情感同步进行。
(三)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第1题:猜一猜,每个算式中的汉字各表示几?
好好

+

+数学
7
2
3
0
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其中的奥秘,
答案:1、好=6,数=2,学=5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已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练习中巩固数字推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达标反馈
1、猜猜我是谁?
梦想
+梦想
6
8
2、猜一猜,算式中的每个字母表示几?
答案:1、梦=3,想=4
2、A=3,B=0,C=1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推理
生:我知道推理中要有技巧。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方框里面应填几?
5
+
4
3
0
8
2、请你将1—9这9个数字填在下面的表格里,要求每一横行、每一竖行、每一斜行里面3个数字的和都相等。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左图正面看,是图(
)。
(2)左图左面看,是图(
)。
(3)左图右面看,是图(
)。
4、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答案:1、
6
5
+
2
4
3
3
0
8
2、
2
9
4
7
5
3
6
1
8
3、②,②,③。
4、第一个小孩看到的是第三张图片。第二个小孩看到的是第一张图片,第三个小孩看到的是第二张图片。
板书设计
智慧广场——算式推理
腾飞
+腾飞
9
2
腾=4
飞=6
先观察算式,找到汉字与数间的关系,再试一试,算一算,就能找出每个汉字代表哪个数。
教学反思
通过算式谜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熟悉了算式谜,从单一类型推广的多种类型。使学生认识到算式中数字,可以用图形或汉字或字母等代替,并且在解谜的过程中,使学生逐个知道了在同一算式中,相同的汉字或字母或图形,代表的是相同的数字。通过探索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算式谜,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在练习中,也使学生注意到解答算式谜的一些策略:个位分析法、十位分析法;两个数字相加最多进1,三个数字相加最多2。
让学生认识到算式谜的解决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定强调学生去大胆尝试,验证,一定能把问题解决好。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数字谜
数字谜又叫“算式谜”,一个完整的算式,缺少几个数字,就成了一道算式谜。算式谜在古代又被称为“虫蚀算”,由于缺少必要的防霉和防蛀措施,书籍经常被虫蛀的残缺不全。读这种书时,就需要补充被虫吃掉的文字或数字,因此称为“虫蚀填数”问题,这是一种推理性较强的数学趣题。
解算式谜的思考方法是推理加上尝试。首先要仔细观察算式特征,由推理能够确定的数先填上;不能确定的,要分几种情况,逐一尝试。分析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数字与所缺数字的关系,抓准解题的突破口。
数学资源:猜一猜,算式中的汉字各表示几?
喜3
0

4羊
8羊
答案:羊=5,喜=1
说课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说课设计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3
第73~75页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通过呈现树林医生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展开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学习。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学生初步认识了加减运算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比较抽象,因此在探索计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能力: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表象,并会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以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为依托,以建立“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为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2)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摆纸条等动手操作为依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操作体会数量关系,主动探索算法,结合具体情境建构数学模型。为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生学法
本节课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通过摆纸条,理清数量关系,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既符合了新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
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之初,我做了如下设计:“森林里的大树生病了,有哪些医生能为它们看病呢?(生答:啄木鸟,)树林医生还有谁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学生从图上找出数学信息后,提出问题,选择性地板书: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创设树林医生的情境,将情境图改成动画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独立思考,尝试探索
先让学生读信息,确定纸条和三个小医生之间的关系,确定好纸条的名字,这样保证了学生的思维在提出问题、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一直处在积极探索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接着,进行“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和“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两个的问题的研究学习,引导学生用纸条来摆一摆。在纸条上标注出各部分的数字,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选择从错误典型到正确的纸条进行展示。利用纸条形象、直观地建立起了数量关系的图形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解法,抽出数量关系。
3、理解问题,反思归纳
引导学生尝试在摆纸条的基础上标上数。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虚线前后两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发现前面是和黄鹂同样多的只数146只,后面是比黄鹂多的38只。引导学生画出虚线,标出38只。此时,课件动态展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接着让学生列式计算,适时板书:146+38=184(只)。此时小结:在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时,我们先根据问题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用纸条摆一摆表示数量关系,最后再列式解答,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学生独立解决“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全班交流摆纸条的方法,说说数量关系以及列式146-12=134(只),接着我会总结,刚才喜鹊比黄鹂多捉38只,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就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板书课题),啄木鸟比黄鹂少捉12只,求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就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课题上补充“少”)。引导学生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再列式解答。
整个过程,让学生重在体验建模的过程,通过一定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形成一些简单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形成,这个探究的过程是最重要的。
(三)巩固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以下练习:
1、基础性练习:根据叙述判断谁多谁少。理清多少问题,就能分析好数量关系。
2、学生看图列式,借助纸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综合练习: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用于生活。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这一环节,通过谈话方式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感受?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谈收获,让学生回顾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
五、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我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包办代替。相信一定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六、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146只
黄鹂:
多38只
喜鹊:
只?
146+38=184(只)答:喜鹊捉了184只虫子。
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求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146只
黄鹂:
啄木鸟:
少12只
?只
146-12=134(只)答啄木鸟捉了134只虫子。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64+23=
75+11=
93-53=
56÷7=
580+110=
150+240=
450-320=
270+20=
462+123=
565+324=
759-125=
600+300=
2、把下面各数看作整百数进行估算
895-497≈
179+286≈
709+198≈
789-412≈
3、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28÷3=
800-254=

413-159=

583+246=
234+754+120=
987-432-123=
4、列式计算。
1、比398多298的数是多少?
2、760比290多多少?
3、被减数是578,差是209,减数是多少?
二、帮“<”“=”或“>”找家。
325-176○100
159+251○400
341-89○200
700-150○600
720-240○480
900-600○350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1、得数比800大的算式是(
)。
A.462+335
B.965-158
C.900-130
2、“36比260少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36+260
B.260+36
C.260-36
3、“甲数是326,甲数比乙数多43,乙数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326+43
B.326-43
C.43+326
4、(
 )比276多198。
A.78
    
B.474    C.374
   
四、解决问题。
1、
书店运来故事书320本,运来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36本。书店运来科技书多少本?
2.一年级有280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54人,三年级比一年级少54人。
(1)二年级有多少人?
(2)三年级有多少人?
3、某水果店运来368个苹果,比梨多129个,这个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
4、某超市小商品柜台预计三天的营业额一共是985元。第一天的营业额是325元,第二天是298元,如果达到预计的营业额,第三天必须完成营业额多少元?
5、暑假里小强一家要从北京到济南旅游。下面是“北京——济南”火车里程表。天津到济南有多少千米?
6、养鸡场有公鸡168只,母鸡比公鸡多382只。养鸡场一共有多少只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测试题答案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64+23=
87
75+11=86
93-53=40
56÷7=8
580+110=690
150+240=390
450-320=130
270+20=290
462+123=585
565+324=889
759-125=634
600+300=900
2、把下面各数看作整百数进行估算
895-497≈400
179+286≈500
709+198≈900
789-412≈400
3、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竖式计算和验算略)
9……1,546,254
,829,1108,432
4、列式计算。
398+298=696
,760-290=470,578-209=369
二、帮“<”“=”或“>”找家。
325-176>100
159+251>400
341-89>200
700-150<600
720-240=480
900-600<350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1、B
2、C
3、B
4、B
四、解决问题。
1、
320-36=284(本)答:书店运来科技书284本。
2.280+54=334(人)答:二年级有334人。280-54=226(人)答:三年级有226人。
3、368-129+368=607(个)或368-129=239(个)239+368=607(个)答:这个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一共607个。
4、985-325-298=362(元)或325+298=623(元)985-623=362(元)答:如果达到预计的营业额,第三天必须完成营业额362元。
5、497-137=360(米)答天津到济南有360千米。
6、168+382+168=718(只)或168+382=550(只)550+168=718(只)答:养鸡场一共有718只鸡。
816
97
604
358
543
427
724
195
814-298
197+286
527-3698
347+568
915号信箱
158号信箱
516号信箱
483号信箱
6
0
5
3
7
8
4
0
1
1
2
4
3
0
3
1
8
9
1
7
0
9
0
0
7
3
0
8
3
7
9
0
0
7
3
2
0
0
1
3
7
6
0
0
3
4
8
4
0
1
1
2
4
3
0
0
1
4
9
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售价507元
售价348元
少38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