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心声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6 07: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呢 ?心 声黄蓓佳九年级(1)班
教师:宋曼曼作者简介:黄蓓佳黄蓓佳,1955年6月27日出生。江苏如皋人。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1972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儿童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分别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等奖项。今天我们学的小说《心声》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儿童文学集 》。 小说回顾: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 。
3、小说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4、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读准下列字音发窘 抽噎 噗 纸捻 蜷 簪 琅琅 恍惚 抽泣 棱角分明 毛毛剌剌 jiǒngyēlàpūniǎnquánzānlánghuǎng hūqìléng1、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初读课文,感知心声: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课文。(1)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
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3)请你根据四个场景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跳读课文,感悟“心声”:1、同学们读了课文后,看看文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李京京、程老师、赵小桢、林蓉等
2、主要人物是哪几个?
李京京、程老师3、李京京为什么渴望有机会朗读这篇课文?
4、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李京京读课文?请大家找到依据并回答。
(要求: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3、文中插叙了李京京对乡下爷爷和好友妮儿的美好回忆,是对亲情和友情的怀念。而现实生活中,京京目睹的是父母时常的吵架,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温暖,并成为父母不和的出气筒,幼小的心灵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与作品中万卡的境遇相似,对万卡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这是他极力想要朗读课文的原因。他想通过读课文,表达内心的情感,借此发泄心中的不满。5、课文中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两条:一条明线,四个场景、四个时间;一条暗线,李京京与万卡相识的命运。
6、概括归纳程老师和李京京的形象特点。
程老师:认真、好强、有实力、有点自信,但也存在不足。
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 执着追求不轻言放弃、铭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1、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1)李京京的心声在于执著的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发泄自己的感情
2)要求老师能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
3)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
4)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讨论课文,品味“心声”: 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他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了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的嗓子沙哑,怕影响了学校荣誉。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应当肯定。但程老师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应当摒弃。2、学完《心声》,同学们在敬佩李京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勇气的同时,对程老师公开课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发挥想象,交流“心声”:1、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3、假如你是李京京的同学,你会如何对待他?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从下面三个问题中任选一题回答。板书设计:心声黄蓓佳心声万卡爷爷奥尔迦李京京爷爷妮儿情感共鸣,渴望倾述课后作业:1、提取课文的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完成《练习册》。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