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级
学科:物理
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
03-08
教学内容
9.3物体的浮与沉
教材版本
沪科版
参考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3、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4、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4、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2、理解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难点
1、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进行受力分析,比较浮力和重力。2、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来实现浮与沉,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3、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一.新课导入1、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看一看:(1)飞艇在空中自由地上升和下降。
(2)热气球升空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热气球升空,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复习(1)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二、新课教学
设疑:飞艇在空中为何能自由地上升和下降。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器材:小玻璃瓶(有盖)、大烧杯、盛水容器学生活动:实验序号实验方法观察玻璃瓶运动情况玻璃瓶受力情况分析1拧紧盖子的空瓶浸没水中,后松手。2装满水并拧紧盖子再浸没水中,后松手。3设法使小瓶在水中既不上浮,又不下沉(即悬浮于水中)。
实验探究结论: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主要取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F浮>G物
时,
物体上浮F浮<G物
时,
物体下沉F浮=G物
时,
物体悬浮或漂浮讨论:浸没在液体中的实心物体,物体的浮沉状况与ρ液、ρ物的大小存在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利用浮沉条件进行理论推导,)(1)当
ρ物
>
ρ液
物体下沉(2)当
ρ物
=
ρ液
物体悬浮(3)当
ρ物
<
ρ液
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二)浮沉条件应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79-180页,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上刻度值的分布规律如何?盐水为何能够选择良种。潜水艇在水中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热气球为何能够升上空中?孔明灯为何能升空?
请每组学生代表总结回答。再师生共同解答。巩固练习
1.
一艘船的质量为5×105t,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最大载重量是1.3×106t,则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
,受到的浮力是
,如果卸下2×105t的货物,它受到的浮力为
。(g取10N/kg)2.
潜水艇是靠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是采用
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
,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3.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7.5-2所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浮力
灯笼的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4.
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7.5-3中甲、乙所示,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D.密度计在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A处的刻度值5.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人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二现象的原因是
(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6.
漂浮和悬浮是物体在液体中时所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处的两种状态,它们的相同点是
;而从V排和V物的关系上来区别,物体漂浮时V排
V物,而物体悬浮时V排
V物;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上来区别,能漂浮的物体,ρ物
ρ液,而悬浮的物体,ρ物
ρ液.(填“>”、“<”或“=”)7.
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
N。8.如图7.5-1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放入水中,它能漂浮在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人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你是否明白了物体为什么能浮沉,怎样改变条件实现物体的浮沉。你能知道潜水艇和气球的工作原理吗?关于物体的浮沉你还想知道什么?作业课本第181页《作业》板书设计
9.3物体的浮与沉1、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主要取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1)F浮>G物
时,
物体上浮静止漂浮于液面
ρ物
<
ρ液(2)F浮<G物
时,
物体下沉
ρ物
>
ρ液(3)F浮=G物
时,
物体悬浮
ρ物
=
ρ液
2、浮沉条件应用教学反思:1、本节课把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的思维模式顺应科学的思维模式。2、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信心。
个性思考
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科学,激发兴趣为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提供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推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