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基础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基础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6 14:26:39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划分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及其划分符号: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 ﹤ ﹥( )如何划分句子成分?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句子成分划分方法: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前)
(中)
(后)例如:
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 )位置句子成分划分方法: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前)
(中)
(后)例如:
2、一大早,勤奋的同学们就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各门功课。
﹋﹋( )( ) ﹤ ﹥[ ][ ][ ]位置句子成分划分方法: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前)
(中)
(后)例如:
3、今天星期五。位置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分析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请看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练习:划分下列句子成分。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会变色的花很多。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一斤苹果五角钱。
小李这个人性格非常好。
爷爷一句话都没说。练习:划分下列句子成分。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会变色的花很多。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一斤苹果五角钱。
小李这个人性格非常好。
爷爷一句话都没说。﹋﹋( )[ ][ ]( )[ ][ ] ﹤ ﹥﹋﹋( )( )[ ]( )课件15张PPT。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辅导短语及短语的类型 短语的类型 短语练习 短语的类型主谓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后补短语
并列短语
介宾短语
的字短语
主谓短语 表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结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如: 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如: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他中等身材 偏正短语 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结构:定+中(名、代) 如:(祖国)大地 (一个)顾客
(可爱的)人 (我的)老师 结构:状+中(动、形) 如: [很]好看 [独立]思考
[更加]坚强 [完全]相信 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
新语法:统一为“的”。 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结构:动词+宾语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如: 敬畏生命 放下包袱
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像珍珠 夸奖我后补短语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动补短语:动+补 如: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打量<一番>
吓<跑>
盛<满> 形补短语:形+补 如:好<极了>
热<死了>
强得<多>
暗得<很>
冻得<麻木>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是平等的联合 结构:名+名 如:报纸杂志 今天或明天 结构:动+动 如:调查研究 讨论并通过 类型 结构:形+形 如:雄伟壮丽 庄严肃穆 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是平等的联合。 结构:代+代 如:我和他 这样那样 结构:数量+数量 如: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斤五两 类型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 (名词+代词)
勤劳、勇敢、不怕苦 (形+形+代) 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是平等的联合。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如:工厂、农村 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如: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油烟酱醋 介宾短语 表示时间、处所、方位、对象等等 结构:介+名 介+代 介+名词短语 如: 为人民(服务) 
对大家(说) 
从现在(起)
关于学习(的问题)
沿着河岸(走)
按规定(办理)
把大门(推开) “的”字短语 定语用结构助词“的”名词短语 结构:名词+的 如:这本书是哥哥的。 结构:代词+的 如:这本书是我的。 类型 结构:动词+的 如:吃的、穿的、用的 在冰场上滑冰的 结构:形容词+的 如:红的是花、绿的是草 相信自己,小试牛刀吧!练 习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 )  变化规律( )
历史悠久( )   整修一新( )
废寝忘食( )    前程远大( )
襟怀坦白( )   挥手之间( )  
销售计划( )   色彩缤纷( )
风和日丽( )    激动不已( )  
禁止吸烟( )    辛勤耕耘( )   并列   偏正
主谓   动补
并列  主谓
主谓   偏正  
偏正 主谓
并列 动补  
动宾 偏正  练 习 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 )  历史悠久( )
发展经济( )   悠久历史( )
描写景物( )   市场繁荣( )
景物描写( )   市场的繁荣( )
表达见解( )   我的弟弟( )
表达的见解( ) 我和弟弟( )  
我国文学( )   小说散文( )
我国的文学( )  小说和散文( ) 主谓   主谓
动宾 偏正
动宾 主谓
偏正    偏正
动宾 偏正
偏正  并列
偏正 并列
偏正   并列 课件17张PPT。汉语言文学
DAZHO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LUOYONG句子成分——语文语法知识专题讲解什么是句子定义: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
句型:根据句子的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和复句还可以细分)Page ? 1句子成分及其种类句子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部分。
句子成分有如下八种:
主语 谓语 动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Page ? 1句子成分的标示符号主语 ══ “双横线”
谓语 —— “单横线”
宾语 ~~~~~ “波浪线”
定语 ( ) “圆括号”
状语 [ ] “方括号”
补语 〈 〉 “尖括号”
动语
中心语Page ? 1主语══ ════ ══ ══ ══ ════ ══════════7例:
①他的态度 很明确。
②经他的手做成的事情 数不清。
③我们班 获得了运动会第一名。
④教室 干净得很。
⑤书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⑥那 是个夏天的中午。
⑦一米 等于三尺。◆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即谓语陈述的对象,说明谁是什么。Page ? 1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
①我来了。
②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③我们家的台阶低。
④妈妈突然问我。
⑤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Page ? 1宾语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行为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4例:
敌人监视着苇塘。
我正在上初中。
梨还是青的。
他给我 一个苹果。~~~~~~~~~~~~~~~~~~~~~~~~~~~~(双宾语)Page ? 1动语动语在宾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5例:
老鼠怕猫。
赛场上要讲风格。
我们相互评改了语文作业。
他临走前交代下几句话。
山坡上下来两个人。Page ? 1定语定语是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可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两大类。
定语后面,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有的可加可不加。
5例:
(红)花。
(新)课。
(好)注意。
(我国的)(优良)传统。 (多层定语)
(达外)(八年级)(全体)同学。 (多层定语)Page ? 1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
状语后面,有的必须加“地”,有的不能加,有的可加可不加。
6例:
[都]来。
[非常]热。
[仔细地]看。
[惊喜地]走了。
[在门口] [热烈]欢迎。 (多层状语)
[都] [热情地] [同他]交谈。 (多层状语)Page ? 1补语补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等;也可以用来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有的补语前面要加“得”。
6例:
他讲得〈眉飞色舞〉。
我去过成都〈两次〉
这个字写〈错〉了。
你可得叫〈醒〉我。
心里痛快〈极〉了。
树叶飘〈在空中〉。Page ? 1中心语中心语是定语、状语后面及补语前面的中心成分。可分为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三种。
3例:
一只鸡。 (定语中心语)
蓬勃地生长。 (状语中心语)
高兴极了。 (补语中心语)Page ? 1句子成分关系表1句子成分的划分动语中心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定语中心语全 体 同 学 都 做 完 了 语 法 作 业。1句子成分的划分 暖国的雨, 向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1课件71张PPT。基础知识补充汉语的演变过程: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多重复句(一)实词
实词是指具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用来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二)虚词
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代词)一、名词:
(1)表示人或事物:老师、学生、教室
(2)表示时间(时间名词):今天、早晨、夏季
(3)表示方位(方位名词):东、西、前、左
二、形容词:
(1)表示事物状态:激动、生气、忙、快、文静
(2)表示事物性质:好、坏、伟大、诚实
(3)表示事物形状:圆、高、直、弯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三、动词:
(1)表示动作、行为:吃、笑、唱、支持
(2)表示发展变化:发展、扩大、提高
(3)表示心理活动:喜欢、希望、热爱
(4)表示存现消失:有、出现、丧失
(5)表示使令:请、允许、使
(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应、要
(7)表示趋向:上、下、进去、过来
(8)表示判断:是四、数词:
(1)表示确数:二、亿、二分之一
(2)表示概数:几、三四十
(3)表示序数:第一、初二、老大
五、量词:
(1)物量词:个、只、辆
(2)动量词:次、回、趟
六、代词:
(1)人称代词:我、你、她、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谁、什么、多少、怎样
(3)指示代词:这、那、这样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 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
二、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者词组前面,与它们合起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等,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原因、目的等
三、连词:
用来连接词、词组或者句子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四、助词:
附在别的词、词组或者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某些附加意义。
(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
五、叹词:
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等。
(表悲伤、愤怒、喜悦、惊讶、呼唤、应答)
六、拟声词:
摹拟事物的声音。(一)、定义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二)、特点:
1、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是三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
2、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
3、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和“父亲和母亲”。二、短语(三)、短语的基本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后补短语(动补、形补) 、主谓短语
◇其它常见类型
介宾短语、方位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
能愿短语、连动短语、双宾短语
(四)、短语的组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并列 平等名词+名词如:报纸杂志、今天或明天 动词+动词如:调查研究、讨论并通过 形容词+形容词如:雄伟壮丽、紧张而激烈代词+代词数量词+数量词如:四面八方、千秋万代如:我和他、这样那样 ◇注意问题:
1、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 (名词+代词)
勤劳、勇敢、不怕苦 (形+形+代)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如:工厂和农村 、我和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
如: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柴米油盐 练习: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并列短语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2、你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蚊子和狮子》这一课吗?运用并列短语中几个词之间的并列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会出现错误。如: 全校师生和班主任一起参加了这次的春游活动。市场上有许多雪梨和水果出售。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中心语前面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即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与正的关系。
名词是中心语,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是定语(用( )表示定语);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是状语(用[ ]表示)。
例如: (我的)老师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激动地]说 2、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前面的词和后面词的关系:修饰(偏)与被修饰(正)即:修饰语(偏)+中心语(正)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修饰我的同学我的同学修饰修饰词+名词(中心语)修饰词+动词(中心语)认真学习认真学习修饰痛苦地挣扎痛苦地挣扎修饰修饰词+形容词(中心语)多么美丽多么美丽修饰十分努力十分努力修饰练习: 出下列句子的偏正短语1、我做了个奇怪的梦。2、他大声地笑。运用:偏正短语要注意修饰词和中心语的合理搭配,否则就会表达错误。如:山的那边传来了一支歌声。改为:一阵歌声。3、李明真是非常优秀。又如:早上的朝阳照在大地上。改为:朝阳。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用~~~表示宾语)
例如: 吃晚饭 卖豆浆 夸奖我 3、动宾短语结构:动词+宾语
(宾语,即动词动作所支配的对象,由名词和代词组成)
前面词和后面词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动宾短语吃雪糕吃雪糕(动词)(宾语)动词+名词宾语学习语文学习语文支配动词+代词宾语提醒他们提醒他们支配支配热爱大家热爱大家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述宾短语。1、我跟母亲非常地牵挂他。2、爸爸正在看电视。运用动宾短语要注意动词跟宾语意义上的正确搭配。如:我们一定要提高生活。错在:提高生活意义上不搭配又如:我们要发挥成绩,继续前进。更正:我们要发扬成绩,继续前进。◇动补短语(用< >表示宾语)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用“得”。比如:盛満、吓跑、洗得干净,等等。
前面词和后面词的关系:动词+补充说明部分4、后补短语如:掉下去“下去”用来补充说明”掉”的结果洗得干净“干净”用来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动宾和动补的区别动
宾动
补宾语受动词支配,表示动作的对象。补语不受动词支配,对动词起补充说明作用,表示结果。
如:看了一天
“一天”是看的”结果”如:看电视“电视”是“看”的对象再看二例:买西瓜、买了两个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1、年轻的妈妈在说故事。2、那个小孩子说得很快。 3、他们在打篮球,但打得很差。答案:动宾短语:说故事,打篮球;
动补短语:说得很快,打得很差。说故事 说(动词)+故事(宾语,对象)说得很快 说(动词)+得很快(补语,结果)◇形补短语(用< >表示宾语)
形补短语相类似,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
前面词和后面词的关系:
形容词+补充说明部分如:热死了热(形)+死了(补语)“死了”补充说明“热”的程度冻得麻木冻(形)+得麻木(补语)“得麻木”补充说明”冻”的结果再如: 好起来、 激动得哭了、 好得多练习: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形补短语1、这个家伙精得很。2、今晚静得出奇。练习:以下短语分别属于哪一类(形补/动补)?
看清楚 热死了 打量一番
好极了 吓跑 冻得麻木
去一趟 拿起来 强得多
盛满 暗得很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种短语叫主谓短语。
(主语用 “==”表示,谓语用“—”表示)
前面词和后面词的关系:
被陈述和陈述;或:被说明和说明的关系
主语(名词,代词)+谓语(动词,形容词)
主语:陈述的对象,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
谓语:陈述的内容,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5、主谓短语如:身体健康身体(被陈述的对象)+健康(陈述的内容)成绩提高成绩(被陈述的对象)+提高(陈述的内容)再如:天气坏 精力充沛 孩子笑
春天到 荔枝成熟 大家鼓掌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如: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他中等身材 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谓短语1、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2、老孙头神色慌张。运用:主谓短语必须注意主语和谓语之间意义
上的正确搭配。如: 生活提高只能说: 生活水平提高 或 生活改善 又如:“电脑普遍”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答案: “电脑普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表示时间、处所、方位、对象等等
结构:介+名 介+代 介+名词短语
如: 为人民 对大家
在家里 从现在
按规定 关于学习的问题
对他(说)6、介宾短语定语用结构助词“的”名词短语
类型
结构:名词+的
如:这本书是哥哥的。
结构:代词+的
如:这本书是我的。
结构:动词+的
如:吃的、穿的、在冰场上滑冰的。
结构:形容词+的
如:红的是花、绿的是草。7、“的”字短语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结构特殊的短语,如:
方位短语(如“汽车前边”);
复指短语(如“伟大的科学家竺可桢”);
能愿短语(如“会跳舞”);
连动短语(如“去借书看”);
双宾短语(如“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固定短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1、看结构、辩词性
并列:名+名,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偏正:定语+名(代):聪明的她
状语+动(形):十分清楚
动宾:动+名(代): 热爱生命、 打篮球
后补:动+补:打扫干净;
形+补:清楚得很
主谓:名(代)+形(动)
天气晴朗 铁树开花 如何判断短语类型短 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形补短语主谓短语前后关系 例子并列、平等 飞机大炮 修饰(偏) +被修饰(正) 红的太阳支配(动)+被支配(宾) 踢足球动词+补充说明部分(补) 听明白 形容词+补充说明部分(补) 红得发紫 被陈述(主)+陈述(谓) 阳光灿烂◇2、看关系◇3、看结构短语(中间可加什么词)
“和”——并列短语
如:老师和同学
“的”、“地”——偏正短语
如:我的童年 飞快地跑
“了”——动宾短语
如:结束了会议
“得”——后补短语
如:跑得飞快
“是不是”——主谓短语
如:会议是不是结束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 )  历史悠久( )
发展经济( )   悠久历史( )
描写景物( )   市场繁荣( )
景物描写( )   市场的繁荣( )
表达见解( )   我的弟弟( )
表达的见解( ) 我和弟弟( )  
我国文学( )  小说散文( )
我国的文学( ) 小说和散文( ) 主谓偏正动宾并列并列并列主谓动宾动宾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偏正主谓偏正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 ) 变化规律( )
历史悠久( ) 整修一新( )
废寝忘食( ) 前程远大( )
襟怀坦白( ) 挥手之间( )  
销售计划( ) 色彩缤纷( )
风和日丽( ) 激动不已( )  
禁止吸烟( )  辛勤耕耘( )  并列并列并列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动宾主谓主谓主谓主谓动补动补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短语的结构类型。偏正主谓后补偏正“的”字短语 主谓后补偏正1、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 )2、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得打得过瘾,
越觉得打得解恨。 ( )( )3、从朝鲜回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
福中。 ( )( )4、今天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我都懂。
( )( )5、他的试验成功,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填补
了一项空白。 ( ) ( )介宾动宾修改下列病句2、他反复地重复着那句话。3、我们一定要克服任务。克服任务克服困难或完成任务4、他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并列不当)(修饰不当)(动词跟宾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1、书包里有许多课本和语文书。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第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此外还有独立成分。三、句子成分主语 “ ====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 ”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 ~~ ”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 )”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 >” 用在补语前后主要成分附加成分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名词:社会主义 好
代词:他 天天锻炼身体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动词 :他 走 了。 你是学生。
敌人全被 消灭 了
名词:今天星期六 昨天晴天
形容词:身体健康 叶子红了
战士们英勇顽强。
短语:他又说又笑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2、谓语是动词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它一般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是“谁”或“什么”的问题。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名词:我写字,你读书
代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 。
我看见他来了
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3、宾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形容词: 红 花  红的花
数量词:三个人 两本书
名词、代词:祖国的儿女  他 的书
短语:又高又大 的建筑 你来 的时候
◇注意:定语后置。
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4、定语状语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即谓语前边的修饰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副词:他刚 来 我很 好
代词:多么高 这么说
介词结构: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从北京 来  为人民服务
短语: 很高兴 地说5、状语补语是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性状的程序。它可以回答 “怎么样”、“多久”、“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形容词: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文章看了几遍了。
介词结构:鲁迅生于1881年。
短语: 他做得又快又好。6、补语在句子中不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也不与其它成分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的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语气等。(以“△”表示)
经常用的词或短语:
称呼语:同志们,加油干哪!
应答语:好,编写方案就这么定了
感叹语:啊,祖国——母亲
插说:那满山的枫树,你看,叶子全红了7、独立成分成分口诀主、谓、宾
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状语、谓后补句子成分分析实例1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例句:
1、今天星期六。

2、今天是星期六。

3、说话要简洁一些。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例句:
1、今天星期六。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3、说话[要]简洁〈一些〉。
——— ———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 ———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
(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
句例:
[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1、主谓谓语句:
这个电影 我看过。
———— ———
2、复杂宾语句链:
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 —— ~~~~~~~~~~~~~~~~~~~~~
3、兼语句链:
大家 选 他 当 班长。
—— — ~~ — ~~~~
4、双宾语句:
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
——— — ~~~ ~~~~分析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分析看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句子的主干所有单句,不论多么复杂,如果把它逐层压缩,就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一般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下来余下的部分。 这种压缩句子的方法叫紧缩法。有助于我们找出句子的毛病。
找句子主干应注意:
第一,找主干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长句。
第二,找主干也要考虑余下内容的合情合理,可留下一些必不可少的词语。
第三,找主干时遇到否定词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请找出主干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3、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的布满了。
4、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的生存下来。我应该感谢灯光。
日华和月华出现。
天空布满了。
蟹生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的复句。五、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常用的关联词有:
也……又……  既……又……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例如:
我们写对联不是装文雅,而是学知识。
对后进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帮助。
白天海面的涨落叫“潮”,晚上海面的涨落叫“汐”。1、并列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变动。
常用的关联词有:
……于是…… ……然后……
……接着…… ……便……
例如:
A、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见了那个村子。
B、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2、承接复句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关联词有: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
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
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尚且……何况……
例如:
A、 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B、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C、你们连新战士的枪法尚且那么准,何况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呢?3、递进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或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的关联词有:
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宁可……也(决)不  与其……不如
例如:
A、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有做丝?
B、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C、要么我们把洪水挡住,要么我们让洪水淹没。4、选择复句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
或只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过”、“却”等。
例如:
A、文章虽短,内容却很丰富。
B、这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C、小华还是觉得热不可耐,尽管夕阳已下,晚风渐起。5、转折复句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
例如:
A、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B、既 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C、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6、因果复句前一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后一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有:
如果(假如、要是)……那么(就)
即使(即便、纵然、就算、就是、哪怕)……也
例如:
A、如果不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我们就要犯机会主义的错误。
B、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C、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7、假设复句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有: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不管、不论、任凭)……也(都、还)
例如:
A、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B、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C、不管人家对你们评价多么高,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知识的人。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这种行为的目的。
常用的关联词有:
为了  以 为……起见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
例如:
A、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
B、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C、你们仔细商量商量,以免出差错。9、目的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
A、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B、据说错处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是年纪。10、解说复句复句的类型并列关系:平列式、对比式
承接关系:按顺序叙述
递进关系: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
选择关系: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
转折关系:重转式、轻转式
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前果后因
假设关系: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
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多重复句多重复句就是复句里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又是由复句构成的。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用“||”划出第二层,关注意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是的话再找出构成这个分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余以此类推。
简言之: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三看逻辑关系。1、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写出来,甚至也不努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来,那么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中。
2、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3、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请分析下列多重复句1、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写出来,||(递进)甚至也不努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假设)那么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中。
2、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并列)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条件)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转折)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3、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转折)但终于没有进学,|||(并列)又不会营生;|(因果)于是愈过愈穷,||(承接)弄到将要讨饭了。答 案课件16张PPT。高一课外文言短文阅读与训练1 孔 子 犹 江 海
原文: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译文:赵国君主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了解他。”赵简子不高兴说:“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子犹江海
2.赐不能识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3.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如,像 了解 先生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 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阅 读 训 练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
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
四、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闸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善哉,子贡之言也! 孔子为人何如? C2 推 敲
原文: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感觉中好像亲自去某地游览,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一、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始欲着“推”字( ) 2.炼之未定( )
3.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4.与为布衣之交( )..阅 读 训 练.A .....开始 锤炼 姿势 成为 .....三、下列朗读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岛/初赴举/京师 B.岛初赴/举京师
C.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D.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四、翻译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3.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便在驴背上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A (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 3 罗生还镯 原文: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别称。②给:充足。③赍(jī):以物送人。④投缳:上吊自杀。⑤届(jiè)到。译文:罗一峰先生,名叫罗伦,以巨人身份参加科考会试。他的仆人在路上捡到一个金镯。走了五天,罗先生担心盘缠不够,仆人说:“不用担心,从前在山东某处捡到一个金镯,可以典当出去作为盘缠。”罗先生大怒,打算交还给失主。仆人赶紧磕头,并掰着手指说:“这样一来一回一定会错过考试,不可以。”罗先生说:“这一定是丫环仆人丢失的,万一主人拷打审讯他,因此而死,是谁的过错?我宁可不考试,也不忍心让别人死于非命。”最后还是找到失主家里,果然是女主人扔弃面盆(一种头饰),丫鬟误将金镯扔在地上。女主人怀疑是丫环偷了,用鞭子把她得流血,丫环要自杀好几次了。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妻子不止,妻子也愤怒的去上吊,多亏被人解救。罗先生到了以后,拿出金镯还给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罗先生急忙赶路到京城,考试时间正好赶上,匆忙交上考卷,竟然考中了,还是状元及第。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质为费
2.仆叩首;且屈指曰
3.竟寻至其家
4.鞭笞流血
5.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
6.举家感激 ..典当、抵押 先前 弯曲 最后 打 阅 读 训 练全....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3.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先前在山东某处拾到一只金手镯,可以典当作为旅费。 不忍心让别人死于非命。 罗先生到了以后,拿出金镯还给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 4 刚峰宦囊海
原文: 都御史刚峰海公①卒于官舍,同乡宦②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苏点其宦囊③,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③、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⑤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注释】①刚峰海公:指海瑞。刚峰,海瑞的字。 ②宦(huàn):作动词,做官。③宦囊:指海瑞死后的遗物、遗产。囊,口袋。 ④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一端为二丈。⑤王司寇凤洲:指王世贞。译文:都御史海瑞在任上去世,他在南京作官的同乡只有户部的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清点他的遗物发现,只有竹笼中的俸金八两,夏布六丈和几件旧衣服而已。这样的都御史哪里还能有啊!司寇王世贞评价他说:“不怕死,不贪财,不拉帮结伙。”这九个字恰当评价了海瑞的一生,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还能比这几句更准确吗?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即千万言谀之
2.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
2.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3.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赞美结党营私 在南京做官的同乡,只有户部苏怀民一个人。 这九个字是对海瑞一生最准确、最完美的评价。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还能比这几句更准确吗?阅 读 训 练三、下列对“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千言万语来奉承阿谀海瑞,也不如王世贞这九个字的评语。
B.使用千言万语来赞美海瑞,能及得上王世贞这三句话的评价吗?
C.世贞这九个字的评语,就是不同于对海瑞千万言的奉承阿谀。
D.王世贞这九个字的评语,为千千万万对海瑞的赞美作佐证。
五、引用王世贞的三句话,在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B侧面描写 5 孙叔敖纳言 原文: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也!”
【注释】①令尹(yǐ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 ⑤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⑥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⑦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国吏民皆来贺
2.有一老父衣粗衣
3.岂有说乎
4.敬受命
5.心益小 ..国都看低、看小(自己)弯曲 是不是有…… 教育,教诲 阅 读 训 练....二、翻译下列句子。
1.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3.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他。 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 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