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课题
天上的街市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第
课时
日期
课型
讲读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2
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3
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难点:
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联想力和想像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启动课堂: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时间
复备
朗读,初步感知诗歌。:1、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师生齐读。2、2、
赏读品味:品赏第一、二节:⑴“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表明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⑵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
——理解第一节诗中的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⑶诗人又是怎样写到了街市和物品的?
——理解第二节诗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⑷诗人描绘想象之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天上的生活繁华富庶,美好幸福,令人无比向往。
赏读品味第三、四节:
⑴这两节诗又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想像,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2)如果说诗的第二节描写的是诗人想象出的静止的景物,那么,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在第三节诗中描写了什么呢 (诗人由“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想到了天街上应该有人,有人的活动。这“人”就是牛郎织女,进而描写出动态的景物。)(3)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 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满。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浅浅的,也不很宽广。作者这样写是要表达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压迫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师生总结:(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2)这首诗既有写实也有想象,请同学们找出来,并体会各自在诗中的作用 (第一节写实,后三节都是想象。写实为想象作铺垫,想象则表达了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3)作者在想象的时候,多处运用了“定然有(是)”“定能够”“不信”“是”等极其肯定的词语,这表明什么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4)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练习与作业:1、联想想像训练
⑴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⑵课本第144页第“二”题目。2、作业:(1)背诵。(2)学检第“131”页3、4、5题目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