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6 13: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人教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1课《皇帝的新装》同步测试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称职(chèn)  滑稽(jī)  chéng(呈)报
圈定(quān)
赏cì(赐)
愚蠢(chǔn)
更衣(gēng)
qīn(钦)差
páo(袍)子
御聘(pìn)
爵士(jué)
狡huá(猾)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除非是为了去玄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玄—炫)
(2)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馁当。(馁—妥)
(3)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街。(街—衔)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D)
A.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C.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D.“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有毒胶囊”中的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B.某医院院长被迫在死者追悼仪式上下跪的视频引发各方关注,“医闹”闹到如此地步,确实骇人听闻。
C.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表示同意。
D.清明节前夕,“代理扫墓”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直言“代理扫墓”滑稽可笑。
(解析:C项“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含贬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
他不仅让他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美好和纯真,还让他们共同经历和体验过了童话世界中的现实和理想。尽管生活会让我们流下眼泪,尽管生命中有无可奈何,可是,我们会一直爱她,含泪爱她,直到永远。
正如他所说:“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1)文段中的“他”是指丹麦(国籍)作家安徒生,“他们”是指读者,“她”是指《安徒生童话》。
(2)“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的意思是说:他在用心灵写作,创造的是精神财富;他贡献很大、影响很久远。
6.综合性学习。
(1)学完《皇帝的新装》后,你班就骗子的形象展开了辩论。请针对下面反方的看法,发表你的不同看法。
反方:骗子能骗到皇帝是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与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是类似于那些杀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皇帝。
示例:首先骗子的心术是不正的,动机是不纯的,他们只是为个人能得到更多的钱,这不能说是智慧。其次,从骗子骗皇帝的客观效果上看,在欺骗皇帝的同时,也蒙蔽和欺骗了所有的人,并没起到惩罚皇帝的目的。
(2)仔细阅读漫画,并联系《皇帝的新装》一文,说说这则漫画的深刻含义。
这则漫画生动地再现了社会上存在不敢说真话的现象。如果人们说真话时都要掂量后果的话,那么社会上就没有人敢说真话了。我们应该保持天真、诚实的童心,敢于实话实说。
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到“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7.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大臣自欺欺人以及惶恐不安的心理。
8.“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一句独立成段有什么妙处?
略提人们的议论,为下文描写游行大典的盛况蓄势,突出了皇帝、大臣和大人们的愚蠢无知,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且腐朽的本质。
9.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皇帝选派两个“善良”“诚实”的老大臣去看新装,是想了解实情。
B.选段略写了第一位大臣去看新装的过程,而详写了第二位大臣,这是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来安排的。
C.“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这是骗子行骗的根本目的。
D.这篇童话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二)阅读“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到结尾,回答下面的问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连用四个“多么”,增添了幽默的表达效果,使得大家极力夸赞虚无新衣的丑态,在反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1.阅读文章结尾描写皇帝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这段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着的心理,充分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揭示了封建统治者阶级虚伪、愚蠢且腐朽的本质。
03 拓展阅读

安徒生
“再给你一支烛,我的小朋友!”她说道。“你的母亲要坐在那里工作到深夜,她用得着它!”
她的小女儿在一边站着。在小女儿听到“到深夜”这几个字的时候,她高兴地说道:“我也要待到深夜!我们有舞会,我会戴上大蝴蝶结的!”
她的脸多亮啊!那么欢乐。没有蜡烛光能比孩子眼里闪出的光更亮!
“见到她这副样子我真幸福!”油烛想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肯定永远也见不到了!”于是它被搁进篮子,盖起来。小男孩带着它走了。
“现在我去哪儿!”油烛想道;“我要到贫苦人家里去,这里连一只铜烛台恐怕都没有。而蜡烛要插在银烛台里,看着那些最高贵的人。为最高贵的人照明该是多么美啊!我命中注定是油烛而不是蜡!”
油烛来到了穷苦人家。一个寡母带着三个孩子。
“上帝赐福给那位善良的夫人!她送给我这些东西。”母亲说道,“这是一支很好的烛!它可以一直燃到深夜。”烛被点燃了。
“呸——呸!”它说道。“她拿来点燃我的火柴,气味刺鼻!在富人家里,是不会用这些来款待蜡烛的!”
那边的蜡烛也都点燃了,烛光射到了街上。这时音乐响了起来。
“那边开始了!”油烛想。它想着那个富有的小姑娘闪亮的面孔,比所有蜡烛都要明亮的面孔。“那个情景我再也看不到了!”
这时,贫苦人家最小的孩子进来了,这是一个小姑娘。她搂着哥哥姐姐的脖子,她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讲,所以必须悄悄地说:“我们今天晚上——想想看!——我们今天晚上吃热土豆!”
她的脸发出幸福的光亮,烛光正射在她的脸上。她脸上露出的欢乐和幸福,和富人家的小姑娘一样。那边的小姑娘说:“我们今天晚上有舞会,我要戴上那个红色的大蝴蝶结!”“吃热土豆也那么重要吗?”油烛想道。“这边的小孩也同样这么高兴!”它打了一个喷嚏。就是说,它啪啪地响了一下。再多的动作,油烛就做不到了。
桌子摆好了,土豆也吃掉了。哦,味道多美哟!真是一顿节日的美餐。然后,每人还分到一只苹果。最小的那个孩子念起了一首小诗:
好上帝,谢谢你,你又让我吃饱了!阿门!
“说得多好,妈妈!”小家伙喊了起来。
“你不必问,也不必说!”母亲说道。“你心中只想着让你吃饱的好上帝吧!”
孩子们都上了床。每人得了一个吻,很快便都睡着了。母亲坐着缝衣,一直缝到了深夜,为了挣钱养活他们和她自己。富人那边烛光闪闪,乐声悠扬。星星照着千家万户,照着富家也照着穷人,同样明亮,同样慈祥。
“这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夜晚!”油烛觉得。“真不知道蜡烛在银烛台里是不是更舒服一些。要是我在燃尽以前能知道该多好!”
它想到了两个同样幸福的孩子,一个被蜡烛照着,一个被油烛照着!
1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提取文章信息】
油烛
穷人家
铜烛台也没有
孩子们吃土豆
蜡烛
富人家
银烛台
小女孩参加舞会
13.请对下面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作简要赏析。【词语理解】
星星照着千家万户,照着富家也照着穷人,同样明亮,同样慈祥。
两个“同样”通过对比写出富人和穷人在不同的烛照下,生活得同样快乐幸福,也衬托出油烛和蜡烛给人们带来光明之后,一样的满足和幸福。
14.结合语境说一说,文章中画横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写出了油烛怎样的心情?【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心理描写。前一处写出了油烛对自己进入贫苦人家的境况极度不满和嫉妒心理,后一处写出了油烛此时此刻因照亮贫苦人家而感到满足、快乐的心理。
15.文章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段落的作用】
总结上文两个孩子在不同烛照下同样的幸福;点明中心,不管怎样的环境,给予别人快乐,自己总会幸福快乐。
04 写作创新
16.丑态百出的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里会做什么?大臣们会做什么?请你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精彩的结尾,200字左右。
【写法分析】想象,是一种有目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
【例文】游行大典终于结束了,皇帝回到宫里,想想自己光着身子游行,越想越羞,越想越恼,恼羞成怒,命手下寻找那两个骗子,而两个骗子早已带着金银溜了。皇帝马上下令在全国通缉那两个骗子。主管安全的大臣拟好通缉令,交给皇帝过目。皇帝拿起笔,狠狠地在上面写上“同意签发”四个字,正准备交给主管安全的大臣在全国张贴,最诚实的大臣急忙上前道:“皇上三思!通缉令不能发!发了通缉令,就等于承认被骗,全国的人就会认为皇上愚昧,连这样的骗术也不能识破。为今之计,不如改通缉令为嘉奖令,在全国通报表彰这两个‘御聘织师’,并通报批评那个小孩、小孩的父母以及附近的百姓,把那条街叫作‘愚蠢街’,看他们今后还敢乱说!”皇帝点头称是。嘉奖令签发的第二天,两个骗子从皇宫主管手里理直气壮地领走了二百五十万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