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人间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第3课
太平天国
第一单元
列强侵华与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2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3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新
课
讲
授
1
、爆发的原因
1、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3)组织基础:洪秀全创立了特殊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4)理论来源: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对劳苦大众具有很大号召力
)。
组织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科举落第后,与好友冯云山等一起创立了特殊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广东花县人,客家籍。7岁进村塾,16岁时第一次参加秀才考试。其后又3次赶赴广州应试,但都无功而返。24岁时在广州从基督教传教士手中得到一套《劝世良言》,从西方文化中获得“单一神权”和“平等”等思想,从此走上传教救世的道路。
政治主张:拜上帝会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鼓吹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严谨酗酒、吸食鸦片,反对缠足。
影响:满足了贫穷无告的民众对平等和温饱的强烈向往,吸引了大批信徒,为金田起义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时间:
1851年1月
领导人:
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建号:
太平天国
1851年1月
天王
洪秀全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东乡称王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永安分封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初期发展过程
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定为都城,改名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
(2)、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公有和互助制度,在一段时间里极大地鼓舞了太平军的斗志,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施行。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3、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期
(1)、目的:为了拱卫天京,巩固政权
(2)、过程:1853
年5
月,北伐军出江苏,过安徽,进河南,渡黄河,入山西,直捣直隶,逼近天津,京师为之震动。但由于孤军远征,北伐最终失败。西征军横扫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广大地区,并屡次击败湘军。
(3)、意义: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2)、天京变乱示意图
洪秀全
韦昌辉
杨秀清
石达开
受命
诛杀
逼迫
猜忌
滥杀
处死
负气出走
被围歼
1、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
(1)、原因
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
(3)、影响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内讧给了清军可趁之机
①、1861年,清军攻陷安庆。
②、1862年5月,湘军包围天京。
③、1864年初,天京外围屏障尽失,供给断绝。6
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天京陷落
(1)、原因
(2)、经过
3、影响
持续14
年,波及大半个中国,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客观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启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课
堂
小
结
原因
①永安分封
开始
②定都天京
西征胜利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影响
局限: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失败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发展
全盛
转折
失败
为什么一些党政机关组织干部参观太平天国纪念馆?从太平天国的悲剧中,他们能够吸取什么历史教训?
温故知新
(1)、因为通过参观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历程,有助于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2)、教训:①、告诫党员干部要杜绝“居功自傲”,腐化蜕质,脱离群众。②、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集思广益
想一想,洪秀全为什么通过创立拜上帝会来宣传和组织起义?
因为:
(1)、自古以来,中国广大民众就具有信教的传统。
(2)、利用宗教,有利于欺骗和蛊惑民心,树立个人的威信。
(3)、举事之前,具有隐蔽性。
课
后
练
习
1.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朝建立正式对峙政权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建制
C.定都天京
D.北伐军打到天津
2.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定都天京
②西征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C
C
思考探究
想一想:假如没有这一场天京变乱,那么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否能走向胜利?为什么?
不能。原因在于:
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②
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③
其根本由于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第3课
太平天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视频展播、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归纳概括法。
【学
法】阅读、观察、讨论法与合作探究法。
【课
时】1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人间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建立了政权,组织了强大的军队,转战了大半个中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英勇抗击了外国侵略者。这场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它颁布了哪些重要的文件?他们建立人间“天国”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讲授新课】30-35分钟
1、爆发的原因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归纳总结)(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3)组织基础:洪秀全创立了特殊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4)理论来源: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对劳苦大众具有很大号召力
)。
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生: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科举落第后,与好友冯云山等一起创立了特殊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拜上帝会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鼓吹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严谨酗酒、吸食鸦片,反对缠足。
2、金田起义的经过
师: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师: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形势图
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定为都城,改名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师:我们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生:(回答)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西征。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师:《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
生:讨论后回答。
师:(归纳总结)(1)、内容: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公有和互助制度,在一段时间里极大地鼓舞了太平军的斗志,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施行。
3、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期
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
生:(回答)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暴雨即将开始。
1、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天京陷落
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天京陷落的大致情况?
生:阅读,交流回答。
师:(归纳总结)(1)、原因:内讧给了清军可趁之机。
(2)、经过:①、1861年,清军攻陷安庆。②、1862年5月,湘军包围天京。③、1864年初,天京外围屏障尽失,供给断绝。6
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影响
持续14
年,波及大半个中国,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师:(提问)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
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师:(总结归纳)失败原因: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启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3.课堂小结】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4.板书设计】
【5.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1.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朝建立正式对峙政权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建制
C.定都天京
D.北伐军打到天津
2.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定都天京
②西征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6.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