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俑:古时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秦兵马俑
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众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秦始
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
上的遗址性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
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出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默读课文,找出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段。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中心句
画一画,哪些地方表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第二段从两方面来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小结:
鸟瞰:俯视,向下看。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
风倒伏。在文中指秦军力量强大,征战所
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
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陶马
类型众多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久经沙场:“沙场”,战场。形容经历了许多战
斗,作战经验丰富。
神态自若: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朗读感悟:
将军俑的形态和衣着有什么特点?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朗读感悟:
骑兵俑的形态和衣着有什么特点?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朗读感悟:
骑兵俑的形态和衣着有什么特点?
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朗读感悟:
陶马的有什么特点?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
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目光炯炯神态庄重
凝视远方
思念亲人
紧握双拳待命出发
神态各异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作者是如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不仅…
…而且(过渡句)
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在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朗读领悟:
惟妙惟肖:形荣非常逼真。
绝无仅有: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谈谈你的感受。
总结:
秦兵马俑特点: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规模宏大
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赞叹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参观时伸出大拇指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车兵俑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铜车马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已被定为国宝,经修复后于1983年10月对外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由大小3400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二号车(课文中的图片即为二号铜车马)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高65-67厘米,身长1.2米,总重量1234千克。主体为青铜铸造,车马金银饰品1720件,金银器总重7千克。它的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目前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至今,铜车马上的各种链条仍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动辕衡,仍能载舆行驶。
课后作业:
读语文阅读丛书
写一篇读后感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⒈学生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⒉老师制作好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走进西安兵马俑。
⒈谈话:课下同学们读了“语文主题丛书中”《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节选)》,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我国的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去领略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的奇迹的秦兵马俑的风采吧!
⒉出示课题,全班齐读。提示断句:秦兵马俑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兵马俑。
⒈课前大家都认真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效果怎样。
课件出示词语:
鸟瞰
统率
魁梧
拼搏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指名读词语再全班齐读。
⒉选择词语说一句话来形容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
预设:①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师:这句话总写了秦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
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这句话在文章第几自然段。文章哪些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哪些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此处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③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师:“绝无仅有”与哪个词语意思相同?(举世无双)这句话也是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
⒊问;谁能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来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
;然后
具体写
;最后总结
。
三、
品读课文,具体感知兵马俑。
㈠规模宏大。
⒈问:文章哪个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第2自然段)“宏大”是什么意思?“大”可以组个什么词?这个自然段已经写出来的,找一找。(巨大)“宏”又可以组个什么词呢?(宏伟)把这两个词合起来:宏伟巨大。这就是“宏大”的意思。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叫拆字组词法。
⒉提出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笔勾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也可好好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勾画,读书。
⒊交流:
①兵马俑规模宏大。
这个句子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这两句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引导:
20000平方米有多大,五十多个篮球场。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我们学校现在铺了塑胶的操场只有4个篮球场那么大,叠加一次8个,再加一次16个,大约有我们十二三个学校操场那么大。现在再来读这句话,注意强调句子中的数字,读出大的感觉。
丛书链接:快速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秦兵马俑的规模》找出文章中运用列数字方法介绍兵马俑规模的句子,想一想,这样介绍的好处。
过渡:除了这两个句子,还有哪个句子也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③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鸟瞰”什么意思?(站在高处往下看)视频播放:秦兵马俑,这就是作者站在高处看到的兵马俑的样子,这就是鸟瞰。看到这你想说些什么?(多么威武,多么有气势)假如你就是秦始皇,带着这样一支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这是何等的气魄,一起读出这种气势吧!。
㈡类型众多。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4——7自然段)
⒈提出要求:自由读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的类型,用笔勾出来。
⒉生读书勾画: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⒊请大家再仔细读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每种俑写得活灵活现的,能不能在头脑中想像出这些俑的样子。
⒋现在老师来跟大家做做游戏,我念每一种俑的特征,你来猜出猜出是哪种俑。
它身材魁梧,头戴HE冠,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这是什么俑?
它们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这是什么俑?
它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这是——
只见他们张弓拉箭,目视前方,或立或跪,好像一声令下,就会将手中的箭射出去?这是什么俑?
生答不出,师提示:课文中能把所有兵马俑的类型都写出来吗,不会。那就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去猜猜这是什么俑吧。(弓箭手俑)是的,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俑一一列举出来,而是选择重点的向我们介绍。如果你能到这个博物馆参观,你看到这么多的俑,你会用怎样语气给介绍大家?下面我们分大组来读读,一组读将军俑,二组读武士俑,三组读骑兵俑,四组读陶马俑,把这些俑的特点展示在游客面前。
⒌分大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
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
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
陶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
㈢个性鲜明,
⒈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些什么?
①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是8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第二句话是个排比句,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好像……”先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再写作者自己的想像。这句末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其他神态没有一一列举出来)师:八千多个兵马俑,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接着用“有的……好像……”的句式,再写出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吧。
⒉生写句子,说句子。
⒊师:它们不仅个性鲜明,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还说明什么,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惟妙惟肖)也难怪许多人参观兵马俑后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出示课件:①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奇迹”。
③美国总统里根赞扬:“兵马俑制造工艺真好”。
④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喜爱秦俑的服饰。
⑤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
⑥泰国公主诗琳通认为秦陵兵马俑的“学问很深”。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升华感情,自豪赞美兵马俑。
老师总结:这样美妙绝伦,无与能比的兵马俑是谁制造的,是古代的中国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此而自豪吗,让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来赞美一下兵马俑吧。齐读第9自然段。
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 (齐说)
第二方面是 (齐说)这两个特点作者是用哪对词巧妙的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在我们要讲清楚一个人或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说“不仅、而且”)那么,请你想想你怎样介绍好你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两个特点呢?(用“不仅。。。。。。而且。。。。。。”说话)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六、布置作业,向人介绍兵马俑。
1、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向家长介绍秦兵马俑。
2、阅读《“语文主题丛书”世界遗产》中《兵马俑的规模》疑问,结合课文学习,以再品“秦兵马俑”为话题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