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成长的故事”综合达标课教学设计
达标活动目标:
1.对本单元认字写字、朗读课文等内容牢固掌握。
2.掌握本组教学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课外、深化对本组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过程:
一.引入学习,明确任务
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的四篇文章,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主题丛书中的《嗜书如命的孙中山》《我长大了要造桥》《居里夫人专心读书》《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等文章,感受到了名人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和收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篇文章?你的收获又有哪些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闯关达标吧!
二.全员参与,共享历程
本次达标共设三关(出示投影)
闯关提示:
1.本次达标之旅共有三关,每过一关会得到相应的星星奖励。
2.达标之旅结束后,得10颗
星星以上视为闯关成功。得12颗星星以上者视为“闯关达人”。低于10颗星星的同学视为闯关失败,课后将接受二次达标。
第一关:分组达标,跃跃欲试(共5颗星)
1.重点字词记一记
活动规则:把自己词卡中难读的字词读给同桌听,易写错的字词让同桌帮忙听写。
评价标准:全部读对得一颗星,书写正确的一颗星。
2.精彩句段读一读
活动规则:小组成员抽取一张朗读卡片,读给小组成员听。
评价标准:
(1)能正确地朗读,读准字词的读音。(1颗星)
(2)能通顺、流利地通读一段文字,不读破句,不重复。(2颗星)
(3)仪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能有情感的投入,尽量读出自己对文段的理解。(3颗星)
朗读片段: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12、13自然段;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14、15、16自然段;
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7自然段;
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9自然段;
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10自然段;
6.《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到“越来越奋发乐观”;
7.《乌塔》第9自然段。
第二关:个体抽测,展我风采
1.重点字词记一记
活动规则:老师随便从你的词语卡中抽取几个词语进行朗读和听写。
评价标准:如果你能正确朗读,就算过关。读错者将会扣掉一星。听写时全部书写正确会得一颗星,全部书写既正确又优美者将会再得一颗星。
2.精彩句段读一读
活动规则:老师任选一段文章,敢于挑战者会得星。
评价标准:
(1)能正确地朗读,读准字词的读音。(一颗星)
(2)能通顺、流利地通读一段文字,不读破句,不重复。(两颗星)
(3)仪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能有情感的投入,尽量读出自己对文段的理解。(三颗星)
教师抽测:
1.重点字词记一记
模范
巡警
惩处
喝彩
燥热
吵嚷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灯红酒绿
2.精彩句段读一读
评价标准:
(1)能正确地朗读,读准字词的读音。(1颗星)
(2)能通顺、流利地通读一段文字,不读破句,不重复。(2颗星)
(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如果做到了仪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能有情感的投入,尽量读出自己对文段的理解。(3颗星)
第三关:综合关,集体展示鱼跃龙门(出示课件)
1.文中知识填一填(共2颗星)
活动规则:限时两分钟内完成学习卡。
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
,质朴之中包含的
,把我小小的心
,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3)《乌塔》一文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女孩。
(4)书信开头的称呼要
,称呼后面要加
。信的末尾还得写上
、署名和
。
2.短文阅读练一练(共8颗星)
活动规则:先读短文,再做课后题。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
②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的错误。(
)
③不停地称赞。( )
(2)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
(3)读第三自然段,“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中“明珠”指 ;“一粒微尘”指
。
(4)用“√”标出下面正确的答案。
①、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②、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③、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评价标准:每做对一空得一颗星。
本次达标之旅到此结束,请同学们完成修改和自我评价,并数一数全部共得几颗星?得10颗星星以上视为闯关成功。闯关成功同学请举手。得12颗星星以上者视为“闯关达人”。闯关达人请举手。低于10颗星星的同学视为闯关失败,课后将接受二次达标。
三.梳理总结,反馈提高
1.背诵“日积月累”
我们有理由相信,名人或身边人的成长故事会给我们很多启示。(学生齐读课件)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作业
阅读《中外名人成长故事》。(共17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难忘成长的故事”综合达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乌塔》
《我长大了要造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嗜书如命的孙中山》
《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
难忘成长的故事
小马车—出—发—啦!
达标提示
1.本次达标之旅共设有三大关,每过一关会得到相应的
奖励。
2.达标之旅结束后,得10颗
以上视为达标成功。得12颗
以上者视为“达标达人”。低于10颗
的同学视为达标失败,课后将接受第二次达标。
第一关
:分组达标
跃跃欲试(共5颗星)
1.重点字词记一记(共2颗星)
活动规则:把自己词卡中难读的字词读给同桌听,易写错的字词让同桌帮忙听写。
评价标准:全部读对可得一颗星,书写全部正确可得一颗星。
2.精彩句段读一读(共3颗星)
活动规则:小组成员抽取一张朗读卡片,读给小组成员听,组长来评价。
评价标准:
(1)能正确地朗读,读准字词的读音。(1颗星)
(2)能通顺、流利地通读一段文字,不读破句,不重复。(2颗星)
(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如果做到了仪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能有情感的投入,尽量读出自己对文段的理解。(3颗星)
朗读片段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12、13自然段;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14、15、16自然段;
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7自然段;
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9自然段;
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10自然段;
6.《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到“越来越奋发乐观”;
7.《乌塔》第9自然段。
第二关
:个体抽测
展我风采
1.重点字词记一记
2.精彩句段读一读
评价标准:
(1)能正确地朗读,读准字词的读音。(1颗星)
(2)能通顺、流利地通读一段文字,不读破句,不重复。(2颗星)
(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如果做到了仪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能有情感的投入,尽量读出自己对文段的理解。(3颗星)
模范
巡警
惩处
喝彩
燥热
吵嚷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灯红酒绿
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四自然段选取部分
读《神奇的纳米》第17自然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3自然段
朗读《呼风唤雨的世纪》第4自然段
4
1
2
3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三关:集体展示鱼跃龙门(共10颗星)
1.文中知识填一填(共2颗星)
活动规则:限时两分钟内完成学习卡。
(1)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
。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
,质朴之中包含的
,把我小小的心
,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3)《乌塔》一文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女孩。
(4)书信开头的称呼要
,称呼后面要加
。信的末尾还得写上
、署名和
。
第三关:集体展示鱼跃龙门(共10颗星)
1.文中知识填一填(共2颗星)
活动规则:限时两分钟内完成学习卡。
评价标准:全部做对者得两颗星,错题改完并改正确者可得一颗星。
(1)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
认真
,质朴之中包含的
期待
,把我小小的心
融化了
,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3)《乌塔》一文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独立热爱生活
的女孩。
(4)书信开头的称呼要
顶格写
,称呼后面要加
冒号
。信的末尾还得写上
祝语
、署名和
时间
。
2.短文阅读练一练(共8颗星)
活动规则:先读短文,再做题。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
②、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的错误。(
)
③、不停地称赞。( )
(2)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
(3)读第三自然段,“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中“明珠”指 ;“一粒微尘”指
。
(4)用“√”标出下面正确的答案。
①、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②、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③、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评价标准:每做对一空可得一颗星。
华罗庚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2.短文阅读练一练(共8颗星)
活动规则:先读短文,再做题。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
②、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的错误。(
)
③、不停地称赞。( )
(2)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
(3)读第三自然段,“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中“明珠”指 ;“一粒微尘”指
。
(4)用“√”标出下面正确的答案。
①、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②、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③、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评价标准:每做对一空可得一颗星。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作业设计:
喜欢读故事的同学,继续通过听新闻、查阅报刊等形式了解名人的故事,办一期“难忘成长的故事”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