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
[目标预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多媒体
2.软件媒体:文字
画面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丰富多彩。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登山,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快乐。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体验了民族小学的孩子有读书的快乐,金色的草地有玩耍的快乐,爬天都峰有游玩儿的快乐。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这儿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到了种种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齐读课题:4、槐乡的孩子。
2、欣赏槐树图片资料,简单介绍槐树资料。
二、导读提示,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读课前的连接语,并用笔画一画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3、检查课下的预习情况。(词语、句子)
4、试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槐乡的孩子》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在槐花盛开的季节,槐乡的孩子采集槐米时快乐的劳动情景,赞扬了槐乡的孩子纯朴节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集槐米是辛苦的,但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三、再读课文,读读议议
1、细细地读读课文,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是什么样?
(2)槐米有什么作用?
(3)八月份,天气怎么样?谁能描述一下?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朗读。
(4)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练习分角色朗读。
2、交流汇报。
(通过读、议、交流、汇报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指导朗读。有感情朗读课文,再到这火热的劳动中去体会快乐吧!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米,还认识了可爱的槐乡孩子。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本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快乐。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从劳动中品尝快乐吧!
[课后练习]
拓展延伸
《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在课余时间所从事过的劳动,比如参加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家务。写之前要先想一想,准备写哪方面的内容,想好以后,再动笔去写,要写清楚自己的劳动经过,还要写出自己劳动的感受。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感受课文,品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读了一遍课文,让他们找出并且概括出槐乡和槐乡孩子的特点。这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品读课文,我先让学生们自读感受,然后我让孩子们谈谈对槐乡的孩子的印象。很勤劳──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上小山上了。天没亮,他们就去摘槐米了;很自立、自强──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很勇敢 ──男孩敢爬那么高的树。这个环节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很好地调动起来。在这一环节的阅读过程中,我还让学生美美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找出写得美的句子,从作者的用词准确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勤劳懂事
4.槐乡的孩子
吃苦耐劳
劳动中获得快乐
以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