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6 21: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主备人:
第七单元思想方法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3.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4.交流相关资料。
本单元课文:《矛和盾的集合》
《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二.明确要求,自主学习学生根据预习单预习本单元内容。从字词识记、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读熟练、概括课文内容几方面入手。三.全班交流,点拨引导1、学习字词,扫清障碍。a.小组学习、汇报识字情况。b.积累四字词语。c.资料交流。d.写字:小组交流本单元难写的字,师范写,生练写。2、读课文重要句段,要求正确、流利。
小组检查、交流汇报,教师抽查。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第七单元思想方法
第二课时
整体识字课
1.单元整体识记“我会认”的生字。
2.单元整体落实“我会写”的生字。
1.出示本单元生字,自主识字。2.组长在组内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师听写,小组内自查,依次过关。
4.交流识字、写字方法。
25矛和盾的集合
第三课时精读引领课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丛书:《差别》
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书写课题:提示“矛”“盾”“集”的写法。(故意设置错误写法,让学生判断写法正误)2、读课题,了解“矛”与“盾”。(1)、出示课文插图,哪是“矛”?哪是“盾”?从文中(哪些字词句可以看出)找依据。(2)、“矛”与“盾”的作用各是什么?(板:进攻、自卫)(3)、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1、默读课文,思考:说说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3、指导朗读。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阅读主题丛书《差别》,思考:1、布鲁诺和阿诺德的差别究竟在哪儿?2、老板是怎样让布鲁诺知道自己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自己高的?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1、总结全课。2、
交流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并积累下来,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26科利亚的木匣
第四课时精读引领课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联系实际生活懂得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4.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5.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丛书:《驴子过河》
1.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导入新课,检查难读生字词认读情况。2、初读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读重点段落,感悟科利亚受到的启发。1、默读课文4—12自然段,画出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了解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2、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呢?3、生活中,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4、抓住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试着背诵最后一段。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阅读主题丛书《驴子过河》,思考:1、驴子为什么死于非命?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1、抄写课文最后一段。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推荐阅读课本113页《刻舟求剑》。
27
陶罐和铁罐
第五课时精读引领课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丛书:《五官争功》或《四季吵架》
1.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和睦相处的道理。2.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以及表现人物说话时不同的神态、动作、语气,体会人物的不同内心活动。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a、出示实物陶罐和铁罐: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陶罐
铁罐。b、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27、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2、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读重点段落,感悟人物内心情感。1、抓住2—9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2、画出描写铁罐月陶罐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3、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阅读主题丛书《四季吵架》:1、画出四季的对话,以及描写四季神态、动作的词句。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用同样的阅读方法学习主题丛书《五官争功》。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1、总结全文。2、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3、课下演一演这个故事。
28
.狮子和鹿
第六课时略读整合课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丛书:《完美不苛求》
让学生读懂,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好处。
一.略读感知,提取信息1、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和短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下面这篇课文《狮子和鹿》,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
a、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b、把课文和《陶罐和铁罐》作比较学习,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说说共同之处。二.小组互动,解疑释惑1、组内交流:鹿刚开始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角和腿的?后来被狮子追赶,它是怎样狮口逃生的?2、学生交流,教师巡视。三.聚焦重点,品读提高品读第6—7自然段,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1、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
2、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差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送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①难看的腿有什么优点?美丽的角又有什么缺点?
②通过这件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③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3、师小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四.回扣主题,适时训练阅读主题丛书51页《完美不苛求》,思考:
1、毛毛虫向上帝抱怨什么,它提出了什么要求?上帝是怎样回答它的?听了上帝的话,毛毛虫想到了什么?画出相关句子。
2、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3、推荐阅读《一千零一夜》。
第七单元
第七课时拓展阅读课
1.
通读相关文章。2.
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继续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丛书:《失败的成功》《坐上童话的小马车慢慢抵达》《战胜命运的孩子》
1.让学生读懂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没有人恩给你随随便便成功。2.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一.紧扣议题,推荐文章导入新课,明确任务。二.借助读单,群文阅读根据《预学单》,课前阅读5篇文章,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三.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1、交流主要内容,了解学习情况。
2、重点读《失败的成功》《坐上童话的小马车慢慢抵达》《战胜命运的孩子》,在初步勾画、感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四.归纳提升,延伸阅读总结全课,继续阅读丛书4中“做个胜利者”单元剩余文章。
第七单元
第八课时拓展阅读课
1.通读相关文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感受。3.通过读文章,明白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丛书:《小乌龟找工作》《两只小青蛙》《坚强的啄木鸟》
1.感受人物克服困难的魅力。2.写出对文中主人公的感想。3.学习通过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一.紧扣议题,推荐文章导入新课,明确任务。二.借助读单,群文阅读根据《预学单》,在课前通读本单元文章,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三.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1、交流主要内容,了解学习情况。
2、重点读《小乌龟找工作》《两只小青蛙》《坚强的啄木鸟》,勾画人物语言、动作等重点句段,小组交流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四.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1、总结全课。
2、继续阅读丛书4中“万物在生长”单元其他文章。
第七单元
第九课时拓展阅读课
1.通读相关文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
通过读文章能够从中有所启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善于发挥长处的作用。3.抄写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积累语言。
丛书4:
《皮球和棉花》《完美不可求》《绿叶与根》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以及表现人物说话时不同的神态、动作、语气,体会人物的不同内心活动。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紧扣议题,推荐文章导入新课,明确任务。二.借助读单,群文阅读根据《预学单》,课前阅读本单元文章,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三.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1、交流主要内容,了解学习情况。
2、重点阅读《皮球和棉花》《完美不可求》《绿叶与根》,勾画人物的对话,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小组交流谈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四.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1、抄写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引导朗读,积累语言。
2、总结全课。
3、继续阅读丛书4中“智慧背囊”单元中的文章。
第七单元
第十课时表达训练课
1.大胆想象,编写童话故事,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会思考的能力以及有顺序表达的能力。3.学习本组课文“通过某个故事或问题明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理、受到的启发”的表达方法,以“编写动物童话故事”为题,学习本组课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作方法,发挥想象,写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内容具体,感受真实。4.培养学生想象、修改作文的能力。
课文113页:
口语交际·习作主题:编写动物童话故事
1.学习本组课文“通过某个故事或问题明白的道理、受到的启发”的表达方法。2.
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写作方法。
一.定向观察,积累素材
1、观察课本插图,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想象他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
2、同桌之间交流交流。二.方法引领,突破难点
1
、本组课文作者怎样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
2、出示几篇课文的重点段落,作者写故事时怎样运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迁移写法,学生写作。四.赏评习作,完善提高
1、对照写作要求,师生评讲作文。
2、二次修改,誊抄作文。
第七单元
第十一课时综合达标课
1.对本单元认字写字、朗读课文等内容牢固掌握。2.掌握运用本组课文教学重难点内容和作者的描写方法。3.拓展课外,深化对本组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本单元各方面内容
1.理解重点句段。2.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一.单元回顾,激发欲望导入新课,明确任务。二.全员参与,共享历程
1、分组达标。检查易错字认读,听写本单元重点词语。
2、朗读达标。出示本组课文重点段落、丛书中典型段落,在小组内展示,再以竞赛形式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个体抽查。
4、集体展示。三.梳理总结,反馈提高
1、积累表现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2、阅读过关。出示一篇与本组课文主题、写法相关的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够从关键句子中读出发现人物的特点,发现作者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方法,体会其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