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人教版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课件+练习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下人教版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课件+练习及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27 05:51:40

文档简介

【精品】第7单元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2014秋)-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画法和作用。
2.读懂折线统计图,解释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科技吗?你们都知道哪些科技比赛?你们知道机器人大赛吗?(介绍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情况。)
其实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小公倍数所涉及到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起去学习吧。
二、学习新课。
(一)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教师提出问题,设问: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样做?
学生:调查、统计。
出示PPT,教师: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我们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怎样做?
学生:制作成统计图。
出示PPT,出示条形统计图。
教师: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名称,横轴,纵轴,每年参赛队伍的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总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刚才有同学说到,从这幅统计图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看出在2009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里,参赛的队伍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你同意吗?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直条的高低。
教师:如果我挡住条形统计图的一部分,你还能看出这一情况吗?
学生:可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说明“分析增减的变化情况”和“直条的完整度”没有关系。
教师:如果我们只想分析变化情况,你觉得可以怎样绘制统计图更简单呢?自己动手在下图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资源。
学生汇报交流:
(1)对比画线段的和描点的,讨论得出:描点更简洁。
(2)对比标数据和没标数据的,讨论得出:标数据更清楚。
(3)对比用折线连接各点和不连接的,讨论得出:连线更能表现出变化情况。
(4)对比把0点连上的和不连的,讨论得出:只能连接所有的数据。
揭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同学们创作了一种全新的统计图,你知道这是什么统计图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和绘制步骤并讲解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对比两种统计图,分析各自特点
教师:现在我们学习了两种统计图,请同学们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到它每一部分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趋势,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变化趋势,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越长,说明增减越大,也可以看出每一年的数量多少……)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教师:如果想分析学校每个年级人数的多少,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择哪个统计图?
想了解学校近几年的招生人数的增减变化,应选择哪一种统计图?
教师:看了这个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青少年们科技意识增强了,越来越喜欢机器人大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给与个别指导,小组回答,集体纠正。
3.某地2000年每月的降水量如下表。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小组回答,集体纠正。
今天的内容你们掌握了吗?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小结吧!
四、课堂小结
折线统计图
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
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根据数据确定横、纵轴的间隔大小。
3.在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描出该位置上数据的点。
4.用线段顺次将各点连接起来。
5.写好标题和制作日期。
五、课后作业
教材练习二十六
第1题、第
2
题。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数量的多少
线
数量的增减变化
上升----增加
水平----不变
下降---减少
教学反思
今天所教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中的第1课时内容,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相互结合的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熟练掌握如何画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熟练的运用统计图解答问题。(共18张PPT)
第7单元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版(2014秋)
五年级数学下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复习引入
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
/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
/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探究新知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0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2006
2007
2008
年份
2009
2010
2011
500
510
520
2、根据数据确定横、纵轴的间隔大小。
2012
3、在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描出该位置上数据的点。
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2006
2007
2008
年份
2009
2010
2012
500
510
520
参赛队伍/支
2011
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2006
2007
2008
年份
2009
2010
2012
500
510
520
468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54
489
499
4、用线段顺次将各点连接起来。
2011
519
像这样的图形就称为折线统计图
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2006
2007
2008
年份
2009
2010
2012
500
510
520
468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54
489
499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011
5、写好标题和制作日期。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519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表示数量的多少
1、王越旅行期间行车情况如下图。
(1)王越旅行共行了(
)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3)不算休息,王越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360
6
1
72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巩固练习
2、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年龄
0
60
50
80
70
身高/cm
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图
90
150
100
110
120
130
140
1
2
4
3
5
6
7
8
9
10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降水量
(毫米)
65
40
86
190
300
350
490
360
300
185
90
80
3、某地2000年每月的降水量如下表。
某地2000年每月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540
510
48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90
60
30
0
·
·
·
·
·
·
·
·
·
·
·
·
65
40
86
190
300
350
490
360
300
185
90
80
单位:毫米
2014年4月
十二月
十一月
十月
九月
八月
七月
六月
五月
四月
三月
二月
一月
课堂小结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根据数据确定横、纵轴的间隔大小。
3、在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描出该位置上数据的点。
4、用线段顺次将各点连接起来。
5、写好标题和制作日期。
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
课后作业